- 聚落與建築景觀 -

鯉魚潭村巴宰族的漢化與原客融合

曾上濱 撰述日期:2023/8 新增日期:2023/8 更新日期:2023/8
居住在鯉魚潭村的巴宰族人,依史料紀載:原來自豐原岸裡岐子社,在清朝康熙年間岸裡大社漢人移墾日多,巴宰族人被迫移居Taran(打藍、罩蘭),後又被漢人趕到壢西坪台地,因不堪泰雅生番出草騷擾,20年後又再移回豐原岐子社 (轉引自伊能嘉矩,1996:131),約在清道光25年(1845),部分族人迫於生計又遷徙定居到鯉魚潭村,鯉魚潭村原是岸裡社祖遺採薪游獵之地,是岸裡蔴薯社舊有的領地,現在居住在鯉魚潭村巴宰族人,就是在漢墾壓力下,移居到鯉魚潭「北片山」下,他們砍竹圍籬建社,逐年建立了漢人口中的「蕃仔城」,因別於豐原大社,所以此處的聚落又稱「內社」,內社又分為兩個區域,靠近東邊山麓第一區叫做「上城」,靠近景山溪(哆囉嘓溪)的叫做「下城」,依日明治30年(1897)伊能嘉矩《巡臺日乘》調查紀載:上下城兩區約有27戶,132人,這些巴宰族人的家居和身上穿著都和當地的漢人風俗一樣,但族人間仍以固有的族語交談,對於入墾的漢人則可講客家話。原客融合的程度,介於臺灣北部平埔蕃和宜蘭平,埔蕃之間 (轉引自伊能嘉矩,1996:137) 。
19世紀末,基督教引進臺灣,鯉魚潭村剛好介於長老教會北部加拿大教區與南部英國教區之間,自同治十年(1871)間,先後有李庥牧師(Hugh Ritchie)、馬雅各醫師(James L.Maxwell)到內社訪問,並在內社建立教會,德馬太醫生及馬偕牧師(Rev.George W Markey)也曾於次年到內社參與信徒的受洗儀典,同年甘為霖牧師接替李庥牧師執掌教會。往後幾年,長老教會系統的重量級人物經常到內社傳教,並為教徒受洗,先後有甘為霖牧師、馬偕牧師、宋忠堅牧師(Duncan Ferguson)、濂德烈牧師(A.B.Nielson)等教會人士來內社傳教。除了傳教士外,透過教會的安排在19世紀末,來到內社訪問的外國人有英國領事巴洛克(T.L.Bullock)、美國博物學家史蒂瑞(Joseph Beal.Steere)、英國商人柯納(A.Corner)。日人領臺後(1895),總督府調查研究者伊能嘉矩與博物學家栗野傳之丞也曾於日明治30年(1897)來內社作「蕃人教育施設預查」。

從這些傳教士與伊能嘉矩等人的筆記與調查報告可知:到了19世紀末稍,居住在內社的巴宰族群漢化程度已深,並與鄰近的客家墾民互動頻繁,風俗與穿著與漢人無異,能操客語也能講些許的閩南話,這些巴宰族人自稱「Paijek」,他們在鯉魚潭田地上以漢人的方式農耕,以祖遺的方式採薪漁獵,它們向租地的客家族群學習種植稻米和地瓜,也有很多向漢人買來拉車和耕田的水牛,他們喜歡打獵,除了弓矢列茅外,也向漢人買火槍打獵,與當地客家墾民共設槍櫃來防範番害。一般來說他們的風俗與穿著與漢人相似,也留了辮子,但也穿麻質獵衣。這些巴宰族人看來比漢人健壯,因為與漢人通婚,部分子弟也有漢人的五官與形貌,也曾選派子弟到豐原大社及苗栗的漢人私塾學習漢文,從巴宰族部落文化聚會所陳列的木製算盤,亦可窺見內社巴宰族群也懂得撥算盤來計算租谷所得。他們在某些程度接受漢人的神明(如土地廟)與祖先崇拜,不過也保留傳統的祭舞及向鹿骨祭拜的風俗。到了基督長老教會到設傳教後,他們就放棄了偶像與祖先崇拜,許多子弟以會用羅馬拼音來寫土話,喜歡音樂也會用自己的音樂來唱基督教聖歌 ,倒是沒有查到他們會用自己的曲調來唱客家的山歌的紀錄。

巴宰族人在景山溪放置的大型魚具-鰻笱(資料來源: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收藏,潘大州提供/2020.07.06)

巴宰及客家美食-山豬漬(曾上濱攝/2020.08.02)

潘大州祖傳老算盤(曾上濱攝/2020.07.06)

細讀《苗栗縣志》與《三義鄉志》、《苗栗鯉魚潭巴宰族史暨古文書彙編》,三義早期的開拓與平埔日北社及巴宰族蔴裡舊社,都有漢、熟間的關係不僅密切、而且互動頻繁。在張素玢教授所整理的鯉魚潭巴宰古文書內容摘要表(張素玢,2007:177-187),自清乾隆33年(1886)領字契書至清同治7年(1868)甘願和息字,共有38張古契書,訂約的甲、乙方都是熟漢兩方。銅鑼人李騰華在清道光後,結合當地墾拓的漢佃,大量招佃向巴宰族人租地墾拓,或為其打山開林、或為其築圳闢水道。漢人以其高超的水利工程並協助巴宰建置防禦用的銃櫃,成就了巴宰族人與漢人墾民的百年安居,而生活在鯉魚潭的客家人,也向長居溪邊山陲的巴宰族人,學習他們擅長的漁獵技能(例如在哆囉嘓溪捕魚蝦用的魚笱) 。漢、熟之間在險惡的環境中為求生存,必須相互學習,彼此取暖來保平安,過程和平,咸少爭執,經過百年的磨合,已逐漸成了「患難與共」的生命共同體,甚至在漢人越界侵踏到泰雅族原住民領地時,還會好言相勸漢民適可而止,否則後果自負,語氣溫和、做法委婉。兩族的融合,到19世紀末已不分彼此,這也加速了巴宰族人的漢化。


從歷史的軌跡看,19世紀末稍,居住在內城的巴宰族群漢化已深,日明治30年(1897)伊能嘉矩到內社考察的時候,內社巴宰族人除了五官外已與漢人無異。因與漢人往來密切、接觸頻繁,百年後,巴宰族大部分漢化,又因居住在熟、客交融的地區,近百年與客家族群的彼此影響,在語言上,除了部分耆老外,年輕一輩的族人在20世紀後已不能操流利的巴宰族語,言談也會夾雜大量的客家語辭,又因長期與漢人通婚,子弟也能講閩南話(耆老潘阿登娶的妻子潘黃葉 ,就是台中大甲地區的閩南人)。所以居住在鯉魚潭地區的巴宰族,都是原、客、閩三聲帶,這是族群交融地區語言的常態,言談中都會夾雜彼此的詞彙與語料。

巴宰耆老潘大州在教會帶領族人傳承族語。(資料來源: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潘大州提供/2020.07.06)

復振運動在巴宰文化堡壘-鯉魚國小。(資料來源: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潘大州提供/2020.07.06)

苗52線旁熟、漢墾民防番用瞭望台(復舊版)。(曾上濱攝/2020.07.06)

耆老潘大和、潘大州母親-潘黃葉執業木匾。(曾上濱攝/2020.07.06)

迨至21世紀,在三義鄉鯉魚潭上山下的巴宰聚落,只剩下只有25戶,人口約百人,是各地巴宰族裔中最少的一群人。巴宰族裔只占鯉魚潭人口不到5% 。但令人意想不到,20世紀末稍「巴宰族文化復振運動」卻在這小小的社區開始波瀾啟動。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末代甲首-阿敦阿委(潘定基)的兩位曾孫潘大和與潘大州昆仲,他們為了喚醒族群意識,近20年來,除了招集外地的巴宰族裔,到鯉魚潭社區辦了一系列文化節慶外,他們的「正名運動」訴求也受到政府的重視。昆仲間的訴求與作法雖不盡相同,一者從體制面著力,一者在文化傳承與實際面著力(張素玢,2007:77-78),但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相信假以時日,由於有識之士的不斷疾呼,年輕族裔「巴宰」意識定會抬頭,臺灣新的一族又會在族群融合的逆流中再度看見「復甦的生機」。


參考資料

1.伊能嘉矩,1996,《臺灣踏查日記,上》。台北:遠流,頁131-137。
2.張素玢,2007,《苗栗鯉魚潭巴宰族史暨古文書彙編》。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3.徐永欣,2009,綜覽三義篇之壹出自《三義鄉誌下冊》。苗栗:三義鄉公所。
根據苗栗縣三義鄉戶政事務所2004年10月的統計。

區域(鄉鎮)

苗栗縣 三義鄉

類型(屬性)

史料與文獻文物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