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落與建築景觀 -

囥在山排頂个一遍屋 – 張屋聚落

范明棋 撰述日期:2023/8 新增日期:2023/8 更新日期:2023/8
據說很早以前,新埔鎮巨埔里在漢人未入墾以前,該處為長滿茅草的一片平埔地,到了漢人入墾後,為了便於對該地的稱呼,而以其樣貌稱之為「大茅埔」。其後遷入者越來越多,於是在大茅埔裡陸續出現,因地形、地貌作為一個小地名的稱呼,如:埤頭窩。先民為了取得灌溉用水,而在當地的霄裡溪內築砌攔水堰,此攔水堰於當地客語稱之「埤頭」,位在埤頭的山窩則稱「埤頭窩」。 

尋尋覓覓的踏查間,一日,夥伴突然興奮的說:「我發現一個很酷、很漂亮的地方欸!改天帶妳去看!」於是,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相約造訪那個聽說很厲害的地方。

我們從大茅埔埤頭窩公車站牌南面岔路,順著陡峭的柏油路而上,抵達目的地後,放眼望去,有一片加強磚造的建築物,周邊樹林圍繞,我當下的直覺是「囥在山排頂个一遍屋」(藏匿在山腰上的一片房屋)。如果不用心觀察,看見的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建築群,頂多多了幾間紅磚瓦的建築物,其餘並無特別之處。隨後,我們進入建築群裡,在他們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帶院門的伙房屋,正堂門額上立著「清河堂」堂號,神明廳內安奉張氏歷代祖先之牌位。伙房屋,左、右兩邊的幾槓橫屋,和前面增建的建築物均為相通的結構,其間還有溝渠、蓄水池、豬舍等設施,路口處可見他們的信仰中心,小祠式石板伯公,由此可見,這座張屋並非普通的「一座屋」,而是聚落型態的住宅區,所以我們稱它為埤頭窩張屋聚落。

埤頭窩山腰上的清河堂張屋

埤頭窩山腰上的張屋建築

依山而建的張屋,其間為了要防止土壤滑脫,在每一個平台的段落處,以卵石砌石駁坎,高度都在半層樓以上,我們穿梭在建築的廊道裡,因為實在是太安靜了,致使我們在對話時都盡量降低音量。走完一圈後,很容易辨識張屋聚落的建築以功能作區分,最底層為圈養家畜、家禽使用的區塊,中層以上則為住屋使用。

建築群間有2個作為洗衫窟的蓄水池和引水溝渠,而洗衫窟和溝渠旁設有多個磨刀石,再順著溝渠溯源而上,即可見水口旁,石駁崁崁頂上砌立的石板伯公。夥伴還發現,所有建築外部都增設了直抵屋頂的階梯,這會有何用途呢? 

繼續沿著溝渠往水源頭探往,可見這低淺的溝渠是順著蜿蜒山壁開鑿的山水溝,水底沉積著一些砂土和落葉,適逢山頂上酸藤、山棕的花期,花朵撒落一地,部分則漂浮在水面,配合這風和日麗的好天氣,微陽,很舒服。沿途多處山壁不斷的滲出山泉水,一滴滴往溝渠匯流在一起。我們經過三個大彎,抵達約一公里處野溪的上游,也是張屋溝渠的水源頭。從住屋到水源頭,走完一遭後,我對藏匿在半山腰的這一片張屋開始改觀,它真是不簡單!

清河堂張屋開鑿的山水溝間其中一段

張屋開鑿的山水溝近水源的一段

張屋引流使用的野溪源頭

位於清河堂張屋路口的第一個蓄水池

清河堂張屋路口崁頂設置的張屋伯公

清河堂張屋住宅區內的蓄水池

清河堂張屋設於山水溝旁的磨刀石

清河堂張屋禾埕下的廊道

清河堂張屋閒置的豬舍

清河堂張屋住宅區內的蓄水池

清河堂張屋水泥建築與石砌駁坎間的廊道

清河堂張屋右側石砌駁坎

為了對這張屋能有更具體的了解,我們先後拜訪了張屋第十九世孫媳劉桂綢 、第十八世世孫張進箱 ,和十九世世孫張明煜 。綜合所有訪談得知,這座張屋是由張氏第十六世的張連志,於清朝年間到此扎根,當時這位先祖身上的錢,只夠買一間泥造的矮房子和一點土地,因為無法自己耕種生產,所以只能被雇用為長工,在娶妻生子後,於日大正時期,他的3個兒子(張接和、接順、接賢)陸續長大成人一起努力打拼慢慢有了一點積蓄,張接和三兄弟為了翻轉命運,決定借錢買地,他們買下了附近30甲的田地和茶園,很幸運的在第二年茶葉價格飆升,於是他們在短短一年間就把所有借款還清。開業期間,因為家族人口不斷增加,除了房屋改建,還要解決民生用水,以及耕種灌溉、飼養家禽、家畜所需用水,但依其地理條件能取得水源的地方只有後山的野溪,於是張氏先祖沿著山壁開鑿山水溝,將野溪溪水引流至住屋處。

溪水引流到住屋後,在使用上如同住宅一樣,作層層分級,頂端未受汙染的,作為飲食或洗菜,中段開始分流於蓄水池,亦可作為洗菜,或洗滌衣物、鍋碗瓢盆等,最後繼續分流至豬舍、雞鴨寮及灌溉使用。

關於樓層外增設的樓梯,則是因為在家族人口不斷增加之下,房舍日漸不敷使用,為了有效利用空間,他們想到了一個住屋和曬穀場兩者兼顧的解決辦法,就是利用樓屋屋頂當曬穀場,為了方便搬用稻穀,才會在屋外增建了一座樓梯。最後,他們特別介紹住屋牆上,一個方形的洞孔,這方形洞孔直通屋頂,其作用為稻穀曝曬完成後,收稻穀使用。即,一個人在樓上把稻穀往方形洞孔掃下,另一個人在樓下盛入袋,如此一來,又可節省一道搬運的人力。這張屋聚落真的是處處可見先人的智慧啊!如果沒有主人的介紹,我們根本不會發現這生活空間裡,還有這麼細微的部分。 

於張屋右側水泥建築牆壁上方形孔洞為便於收拾曝曬稻穀而設計

張屋為了便於搬運稻穀而增建的戶外樓梯

張屋聚落左側水泥建築與石砌駁坎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
張明煜,民國38年生;2021.05.0805.13/10.04三次於張屋受訪。
劉桂綢,日昭和12年(1937生;2021.05.13於張屋受訪。
張進箱,日昭和9年(1934)生:2021.10.04於張屋受訪。
主題相對應的文化資源項目:
【聚落建築群/客家聚落】大茅埔埤頭窩張屋聚落
【建築/宅第】大茅埔埤頭窩清河堂張屋

區域(鄉鎮)

新竹縣 新埔鎮

類型(屬性)

聚落與建築景觀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