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落與建築景觀 -

西湖好文風-學堂、書院、敬聖亭

劉榮春 撰述日期:2023/7 新增日期:2023/7 更新日期:2023/8
西湖鄉擁有「雲梯」、「重華」兩處曾經掛牌的書院,各地亦有多處私塾教漢文,留下許多「學堂下」舊名。日本時代成立幾處鸞堂,地方望族及文人開堂扶鸞闡教,並透過敬聖組織運作,傳承客庄崇文精神,迄今留下許多匾額、敬聖亭,見證這段歷史。

廣東省陸豐縣人劉恩寛家族墾拓四湖有成,來台第三世於清道光9年(1829)在四湖庄伯公背(老屋伯公的後方,今瑞湖國小現址)辦私塾,因學生人數遽增,於清道光20年(1840)遷移到「山仔頂(宣王宮現址)」擴建辦學堂,並前往廣東惠州府奉請至聖先師孔夫子主祀,合祀五文昌夫子,取名「雲梯書院」。日明治33年(1900),書院奉請新竹芎林飛鳳山「代勸堂」三恩主改成立鸞堂「修省堂」扶鸞濟世,民國65年再改建並雕神像供奉改名「宣王宮」 。即使歷經書院、鸞堂、宮廟之角色轉換,「學堂下」地名仍沿用迄今,成為戶政與地政資料所使用之正式地名。

宣王宮拜殿書院、鸞堂、宮廟三匾

宣王宮敬聖亭

西湖鄉曾出現「學堂」的地名,尚包括二湖、三湖、龍洞與五湖。二湖土牛溝「重華堂」現址,本是羅新蘭(清咸豐元年/1851~日大正13年/1924)創立的「重華書院」,日明治35年(1902)間,請代勸堂鸞生范玉枝擔任正鸞生,開辦「重華堂」編著鸞書《達化新篇》 。羅新蘭的曾孫羅肇華(日昭和12年生/1937)說,小時候重華堂的左次間仍教漢學,他親眼看過伯父羅明炎(羅新蘭之孫)教書,知道這段往事的人也稱附近為「學堂下」。重華書院雖不辦書院多年,後來也已改建,但二樓主龕仍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神位牌。

清嘉慶年間,廣東省嘉應州人黎瑩,來台在東三湖教讀 ,家族迄今仍習慣稱昔日私塾教漢學的舊橫屋位置為「學堂下」。住昔日學堂舊址的黎俊源(民國49年生)依祖先交代,仍在公廳案桌供奉至聖先師神位牌,遇教師節及重要節日,需另備果品祭拜。另外,依五湖村賴屋祖先一份清嘉慶10年(1805)向邱星彩、邱桂蘭購置田產的契約,裡面提到土地範圍為五湖庄七分仔,東至「學堂」直透為界 ,顯示在清嘉慶年間,當時五湖已有學堂設置。

龍洞村第四鄰船底窩林屋也開過私塾,也有人稱學堂。前村長李定欣(日昭和14年生/1939)說,民國43年左右,他曾到林屋「打夜學」一年多,屋主林增興找五湖張姓老師到林家教書,一年每人要交兩百斤稻穀當束脩。每星期上課兩天,大約晚上六點半開課,一次上兩個多小時,學習課程有《增廣賢文》、四書及歸除法等,老師上課認真不打學生,當時一起上課的同學有二十人左右,男女都有。以前山上沒路燈,入夜走山路上下學很可怕,他唸了一年左右,才改上小學受正規教育。

依吳煬和民國102年調查苗栗縣現有敬字亭9座 ,西湖鄉就有3座:分別位於三湖村五龍宮前、四湖村宣王宮前,以及五湖村德龍洞旁,三座均與在地鸞堂組織有關,客家話習稱「字紙亭」。

四湖「敬聖亭」於清道光20年(1840)創設迄今,歷經雲梯書院、修省堂、宣王宮三個角色變化,亦是唯一保留舊式原始石板砌築式樣者,民國99年被苗栗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是苗栗縣唯一具文化資產身份的敬聖亭。「敬聖亭」高約3公尺,以石板砌成,為三層式構造:最下層是基座
、中層為燒字紙的「敬聖亭」,功能類似金爐,楹聯刻「曾作飛龍舞鳳,化為紫氣祥雲」、上層為供奉倉頡聖人的小祠,門聯刻「啟發乾坤秘,傳流宇宙心」,門上橫批「始創文字」。

羅屋重華書院、重華堂

重華書院匾

三湖村「敬聖亭」是日明治34年(1901)由三湖庄林天相等人,至四湖修省堂請奉分香在三湖庄成立鸞堂「崇德堂」,為了祭祀倉頡聖人事宜而成立「崇文會」,並在店仔街口蓋敬聖亭。日明治44年(1911)三湖庄「崇德堂」、二湖庄「重華堂」與鴨母坑庄「警化堂」合併於天福宮,由三庄人共祀,後因經費不足,民國45年改立「文衡會」,72名會員捐穀120台斤以維持運作 。吳玉龍(民國42年生)說,農曆三月二十八日敬聖亭辦理的倉頡聖人祭典,由天福宮負責誦經,祭祀與牲禮則由五龍宮負責。

敬聖亭初建時為石造亭體,式樣接近四湖敬聖亭:因內部焚紙空間不足,民國70年改建為磚造
、外牆洗石建築,亭身兩側有樓梯通往上層神龕。基座前有「麒麟踏寶」浮雕,上方焚紙爐橫額「敬聖亭」,對聯「斯文光日月、遺蹟化雲煙」。二樓亭體供奉倉頡聖人,為四方形攢尖頂小祠,屋頂飾有葫蘆,橫額「始制文字」,對聯「包羅天地秘,蘊蓄聖賢心」,祠內龕壁嵌有「蒼頡聖人」神位牌,小祠四面基座各有「雙龍拜日」、「財子壽」、「麒麟踏寶」、「雙鳳嬉花」、「雙龍拜塔」等彩繪磁磚裝飾。三湖敬聖亭保留「光緒辛丑年創立崇文社」、「倉頡聖文衡會序」、「文衡會會員芳名碑石碑」,呈現當地敬字組織成員的家族參與情形,具有研究價值。

《德龍宮沿革誌》記載,清光緒年間,五湖庄賴姓庄民到新竹縣芎林鄉飛鳳山代勸堂進香,將靈符奉祀於自宅內廳堂,供鄰近信徒參拜。後因賴某遷居公館鄉,靈符改交官姓人士奉祀數年,後又移至鴨母坑(龍洞村)船底窩傅姓庄民處奉祀。日明治35年(1902),因信徒日眾,香火旺盛,地方發起建廟。五湖庄徐纘成等捐獻土地,賴星仁等籌建雕塑神像,取名「德龍宮樂善堂」,開堂闡教並著鸞書《挽回正路》善書天地人三部 。德龍宮樂善堂則籌組祭祀關聖帝君的「德龍宮昌成社」以及倉頡聖人敬字惜字「敬聖亭啟文社」,以籌資維持運作 。

三湖敬聖亭

三湖黎屋學堂舊址傳承供奉至聖先師

三湖敬聖亭石碑(敬聖牌)

五湖村耆老張永繼(日昭和5年生/1930)說,敬字亭本來是蓋在現址200公尺外,苗119線道路西側的田間。民國79年配合德龍宮改建遷至宮後,民國92年地方集資,興建石雕造型敬聖亭於德龍宮虎邊側二樓屋頂,由於早年籌資範圍涵蓋五湖、高埔(含下埔村),敬聖亭雖然位於五湖村境,卻一直被視為眾庄人所有,新亭樂捐碑記,也以「高埔五湖敬聖亭」為名。

高埔五湖敬聖亭入口左右立有石獅、石象各一對,亭體三層﹕亭頂為六角形攢尖頂,有葫蘆騎獅造型。上層供奉聖人神位,六角亭體表面均有浮雕裝飾,三面加欄杆,正面門額「始制文字」,門聯「紹義皇以制文字,先堯舜而育人才」,中間層焚紙台與基座為四方形,立面有浮雕裝飾,前方為方形石雕供桌。

高埔五湖敬聖亭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訪談對象 張永繼日昭和5年(1930)生。
地方志:西湖鄉誌編纂委員會,陳運棟主編, 1997,《西湖鄉志》,頁432。
               西湖鄉誌編纂委員會,陳運棟主編, 1997,《西湖鄉志》,頁608。
               西湖鄉誌編纂委員會,陳運棟主編, 1997,〈人物志(上)〉,《西湖鄉志.卷33,頁150。
文獻:吳煬和,2013,〈敬字崇文-苗栗客家敬字風俗〉,《苗栗文獻》,52期,頁72。
論文:邱曉燕,2013,〈西湖溪下游地域社會之形成與變遷〉,頁117。
           周怡然,2008,〈終戰前苗栗客家地區鸞堂之研究〉,頁51、53。
其他:德龍宮沿革誌(石碑)。
           宣王宮沿革誌(石碑)。
引用普查票:1.二湖村土牛溝重華堂2.三湖敬聖亭3.西湖鄉德龍宮4.四湖宣王宮5.三湖村三湖口京兆堂黎屋祖堂




參考資料

西湖鄉誌編纂委員會,陳運棟,1997,《西湖鄉志》,頁432。
西湖鄉誌編纂委員會,陳運棟,1997,《西湖鄉志》,頁608。
宣王宮沿革誌(石碑)。
陳運棟總編纂,2006,《重修苗栗縣志,卷33》,〈人物志(上)〉,頁150。
吳煬和,2013,〈敬字崇文-苗栗客家敬字風俗〉,《苗栗文獻》,52期,頁72。
邱曉燕,2013,〈西湖溪下游地域社會之形成與變遷〉,頁117
其他:德龍宮沿革誌(石碑)
周怡然,2008,〈終戰前苗栗客家地區鸞堂之研究〉,頁51

區域(鄉鎮)

苗栗縣 西湖鄉

類型(屬性)

口述傳統與知識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