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甲仙便是甲仙人──翁朝的奉獻與大愛
文|游永福
撰述日期:2023/12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翁朝先生(1876-1938),是在日明治40年(1907)9月17日從苗栗竹南來到甲仙埔,受雇於陳仲水。到了明治43年(1910)4月28日,翁氏回家鄉苗栗竹南與徐細妹女士百年好合,之後徐細妹隨即與翁氏南下一起打拼;如是夫唱婦隨到了明治45年(1912)2月7日,自立門戶於甲仙埔四四二番地,除了販售本地山產和洋雜百貨,到了大正8年(1919)5月,經商有成的翁朝還接手了渡邊國重創設的製糖所事業,由於「在製糖業發揮獨特之生意手腕」, 業務蒸蒸日上。
甲仙庄長翁朝肖像(《南進日本之第一線に起つ-新臺灣之人物》,1936,游永福掃描編輯)
一路奮鬥過來的翁朝,深知「趁食人(台語thàn-tsia̍h-lâng)」的辛苦,買賣時都會給腦丁(即樟腦從業員)與在地居民,以賒欠的方便,而深受愛戴;據說翁夫人腦海裡藏有一把神奇的鐵算盤,誰欠多少?還了多少?尚欠多少?都一清二楚,且毫無差池,不用帳簿記帳。
翁氏不可忽視的經濟實力,及和善有量的處世之道,正是日本政府眼中「資性溫厚謹直,庄下信望厚」的德孚眾望人士, 所以大正9年(1920),全台行政區劃重新制定時,翁氏乃被指派為甲仙庄首任庄長並兼任庄協議會議長,兩項職務任期長達15年之久(圖3-2)。在任期間除了「啟發庄民、振興產業」引導居民用心經營, 更大方捐出今甲仙區和安街38號土地興建新的庄役場(圖3-3),以方便役場人員辦公與庄民洽公。役場主體,為四方形建築,紅磚牆壁外還抹洗了石子,屋頂則蓋上了水泥黑瓦,前後方留有空地,小朋友都可在此嬉玩;左後方另建了值班宿舍、廚房、洗手間及庫房,讓值班人員得以安住而專心服務,頗為貼心!
甲仙庄役場舊貌(《甲仙鄉志》,1985,游永福翻攝)
日昭和13年翁朝葬儀紀念攝影,冠蓋雲集(莊麗雪提供,陳誌誠掃描)
由於翁氏經營得法,且治績可觀,日本政府除了以「實業家」稱之,更數度以「地方開發模範功勞者」給予嘉勉。後來,翁氏因公私兩忙積勞成疾,不得不暫卸重職以調養身體,惟一調三年,昭和13年(1938)9月3日仍不幸辭世(圖3-4)。昭和11年(1936)「盡瘁貢獻」的預言,竟成了日本政府對翁氏最後也是最為貼切的褒揚。
民國82年(1993),甲仙鄉長劉建芳在諸多地方士紳建議及考量地方經濟發展後,決定公開標售甲仙庄役場土地,以促進地方發展及避免髒亂點衍生。由於公所與代表會同心,乃得提撥新臺幣兩佰萬元設立「甲仙鄉翁朝先生獎學基金」,以基金孳息來獎助並嘉惠全鄉優秀學生,從民國82年設立至今,已獎助了甲仙800多位優秀學生。只希望:有成就的鄉親能共襄盛舉,大力挹注獎學基金,讓基金長大,好鼓勵更多需要幫助的學子。民國98年(2009),甲仙愛鄉協會特邀請畫家馬若珊老師,將被拆除的甲仙庄役場主建築體用畫筆救回來,讓後人見證翁朝先生「來到甲仙便是甲仙人」的奉獻與大愛。
甲仙庄役場水彩畫重現(馬若珊繪,2009)
參考資料
相應文化資源項目:
【文物 老照片】日昭和10年甲仙信用販賣購買利用組合合影、日昭和13年翁朝葬儀紀念攝影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