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被看見的客家傳統藝術
姜雲玉
撰述日期:2016/12
新增日期:2022/12
更新日期:2022/8
一、客家文化之美蘊藏於生活
「藝術」是甚麼?藝術的定義可以很多樣,它可以被定義:是人類面對美的事物,產生於心靈中的一種美好的感受。藝術也可說是人類生活中的美技,提升而為情感表達的媒介,它象徵人類智慧的累積,傳統藝術是經過長時間的淬鍊與累積,所創造出來的有形或無形的意象,代表客家的文化藝術跟隨著客家人生活足跡,走向世界繁衍各方,「傳統藝術」它能表達一個地區和族群的歷史人文、風俗民情、社會價值觀及宗教信仰等等,客家的傳統藝術可說是包羅萬象;屬於表演藝術類的,舉凡客家歌謠、客家八音、口說藝術、採茶舞蹈、雜技、偶戲等,或屬傳統工藝的雕刻、編織、繪畫、捏塑、剪黏、陶瓷、金工皆屬傳統藝術範疇。除此之外,製茶、擂茶、客家的飲食文化等,都被視為是客家族群發展史中,極為珍貴的傳統藝術文化資產,並且都能清楚的代表客家傳統文化的深厚蘊含。
二、客家傳統藝術在困境中成長
客家傳統藝術中,客家八音、客家山歌,均屬非物質的文化資產,它不只凝聚了客家族群的共識,也反映客家人的生活態度、審美觀與精神嚮往,其價值與意義十分深遠流長。客家的傳統藝術,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但在社會環境的變遷中,文化的價值觀,也因不同的社會背景而產生差異,隨著時代的改變,傳統藝術的表現型式也有了改變,尤其是在民國五、六十年代,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工藝機械化給人類帶來生活的便利,但也讓傳統技藝面臨衝擊;電視的普及,極速地改變大眾精神生活的模式,許多戲團受到大眾娛樂方式的改變,被迫紛紛解散,客家的傳統藝術與客家族群的命運一樣,隱而不彰!
此時期大眾媒體亦發展快速,西方文化大量侵入,造成一般人對自我文化的漠視,許多傳統技藝也漸漸被遺忘,甚至於淘汰。有志之士面對這樣的困境,極為憂慮與不安,於是,一面肩負著客家文化的使命感,一面則默默努力於傳統藝術的保存與傳承工作,甚至走上街頭,訴求「還我母語」,呼籲社會大眾和政府單位,要正視族群文化發展的危機!八十、九十年代,台灣政治與經濟環境逐漸轉型,政府各級客家事務單位先後成立,客家人的語言傳承、藝文發展,終獲得一些空間,2000年後客家委員會成立,除「傳承客語」仍為基本要務,推展各客家鄉鎮市的經濟產業,輔導客家藝文發展活動,拓展客家族群在國際上交流的機會,可說是成績亮眼。客家文化的發展,達到空前的活絡,藉著客家文化復興意識的抬頭,近年來處處可見以各式各樣之型式,展現多元多采的客家傳統藝術新風貌。
三、臺三線上的傳統藝術之旅
臺三線是一條具有客庄文化藝術,傳統與創新兼容並蓄的一條大路,延綿五個縣市十八個鄉鎮,客家人所聚集的城鎮鄉村,這是一條與客家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有形公路。它也是一條充滿「真善美」的藝術氣息,客家文化藝術蘊藏豐富的無形大道。沿途風景秀麗自不在話下,居民所說的語言包括「四、海、大、平、安」等,充滿音樂性的多種客家語腔。客家美食種類繁多、經濟實惠。任何的在地人或外來的訪客,若有心想要品味屬於客家文化藝術,臺三線上可說是浪漫無窮的。這條藝術文化之路,就像客家人為您準備著口味豐富的筵席,筵席名稱就是「客家傳統藝術饗宴」,其菜色包括:傳統戲劇、音樂、工藝、舞蹈、童玩、民俗技藝等等,還有動態、靜態展演活動,讓綿延兩邊的臺三線鄉鎮,處處精彩、景緻佳妙。
四、展現客家傳統藝術的歷久彌新
沿著臺三線從桃園到台中,淳樸的客家聚落,山區的製茶工業,以及相關藝術文創產業、若再結合充滿茶香與土地芬芳的九腔十八調客家歌謠,以及其他表演藝術…便成為台三線上,最富有特色的吸引力。若將這條有形的路,再向上延伸,想必還能繼續創造出具有無窮寬廣的「山海戀歌」藍圖......。無論手工技藝或客家大戲、客家八音、客家歌謠…,在客家聚落裡,總是倚靠著有心人士,用盡全力支撐才得以傳承下去,若能透過音樂、歌謠,以及豐富多元的客家藝文展演,結合其他形式藝術,並因應時代潮流添新意,鋪陳出一條遠近知名的優質浪漫臺三線,藉此,客家傳統藝術得以薪火相傳,如同一磚一瓦堆砌出來的院落,展現出客家人堅韌務實的精神,和悠久的文化古風,永遠保存於人們的生活、記憶裡,屹立不搖與於歷史的長河之中。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