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落與建築景觀 -

三義傳統民居建築特色

練增坤 撰述日期:2023/8 新增日期:2023/8 更新日期:2024/1
老伙房屋的建築,乃是老祖先搭建來遮蔽雨及給我們食飯、沐浴更衣、休息睡覺的地方,大家一群人結伙同住的房屋,稱為「伙房屋」,筆者這次訪查的伙房屋都是年代久遠老時代的房子,所以加個「老」字,特稱為「老伙房屋」。

客家人經常同一姓氏住在一個伙房裡,甚至整個村都住同一姓氏家族。筆者曾於民國99年去中國福建省武平洋貝村,整個村的住戶及洋貝國小的學生,清一色都是與筆者同姓宗親。在這個大聚落裡的居民,彼此都有血緣、親屬關係,有尊卑長幼的觀念。

伙房屋依型態,有一條龍式、單橫屋、一堂兩橫或一堂多橫ㄇ字型三合院、四合院(。這些型態的伙房屋,每間都有採光設計,光線充足,通風良好,可以說白天不用點燈,夏天也不用吹電扇,提供人們舒適的生活環境。先民們早就有「節能減碳」愛護地球的觀念。

一條龍式的傳統民宅。(練增坤攝/2020.08.14)

一堂二橫的傳統三合院。(練增坤攝/2020.08.14)

伙房屋是先民智慧的結晶,想像力之發揮之所在。早期建築師把伙房的結構比喻成人體的四肢,正身似人體的頭部,最高之處,落厫有如人體的肩膀,比正身稍低;兩邊護龍(橫屋)便好比人體的雙手。當屋子穩坐在地時,前面要有半月池,以便明堂照鏡,屋後建圓形土堆化胎,以化育萬物。這一前一後、一凹一凸、一虛一實、一陰一陽,代表人體的伙房屋置於陰陽之中間,自然融入太極的觀念,跟著大自然的規律運轉中。橫屋一左一右象徵雙手保護正廳供俸的諸神佛及祖先神位。

房屋後面的半圓形化胎。(林錫霞攝2021.03.12)

伙房屋的建材演進,從早期泥磚或用土夯築牆的茅草屋,而後竹管牆壁竹管屋頂屋,演進至以石頭、紅磚做基礎,上段用竹籬巴、泥土、白石灰,屋頂為紅色土燒瓦的穿鑿屋,到目前的鋼筋混泥土建造,最新的鋼骨結構烤漆板的形式。

伙房屋是人們食、衣、住、行及信仰之中心。正廳一般都供俸觀世音菩薩、三尊恩主關聖帝君、媽祖、王爺千歲及神龕下龍神等諸佛聖仙神,祖先神位居右。正廳前有寬敞的禾埕,這禾埕是務農時期,田間稻穀收成,曬榖的重要位置,農產品的集散場所。尤其客家人傳統勤儉精神,經常醃製福菜、蘿蔔乾在曝曬時正需要這個禾埕。它也是大家童年嬉戲玩樂的最好去處,讓人們勾起深深的美好童年回憶。更是家族有婚喪喜慶時最佳的地方。可見伙房屋與客家農村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伙房屋也有先進用途,經營民宿、客家風味小吃店,商業使用或改為神壇、宮廟等,展開濟世救人之工作。
    

許多客家人家中正廳供奉觀世音菩薩等神明,祖先牌居右。(林錫霞攝/2020.07.12)

正廳牆上則多為掛放祖先遺照的地方。(林錫霞攝/2020.07.12)

時代進步,社會型態改變,街道的伙房屋都改店面商業型式的建築,伙房屋就漸漸消失了。兄弟分家後,正身、落厫、橫屋,分由兄弟、姪兒不同人持有,甚至出售予外人,大家條件水平不同,經濟狀況不一致,造成有一部分改建樓房,有的保持現狀,形成伙房屋無法對稱,左高右低或前高後矮,不整齊狀況,失去伙房屋原有的樣貌。慶幸的還有一些執意保存伙房屋的人,取得各個持有人的同意,用現代化的建材鋼筋混泥土,建構一堂兩橫兩層或三層樓ㄇ字型的伙房屋。目前本鄉僅存的伙房屋大部分在偏遠的山區,雙湖大坑、雙潭雙連潭、崩山下、勝興、拐子湖、魚藤坪…..等地區。面對越來越少,逐漸被摒棄,日漸凋零的伙房屋,只得儘快用影、音、文字記錄起來,讓後代子孫了解祖先們曾經居住的房屋之樣貌,也使這部分的客家傳統文化得以源遠流長。

類型(屬性)

聚落與建築景觀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