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落與建築景觀 -

行過石跳、樹枋橋摎水底橋

范明棋 撰述日期:2023/8 新增日期:2023/8 更新日期:2023/10
在新埔,每次訪問耆老過去的生活情形,不乏聽到「石跳」這名詞。後來了解,「石跳」是直接從溪河裡就地取材,選取適合、便於渡河的石頭,鋪設在河道間,因為石頭和石頭之間有一定的間距,行走在石面時是帶跳耀方式前進,所以耆老也說,「行石跳」其實是「跳石跳過『河壩』(河川)」。

《新埔鎮誌》中記載,早年河道多以石跳、竹木橋或搭竹筏渡河,就像是鳳山溪三角埔新埔大橋興建前、寶石里的寶石橋興建前、霄裡溪三聖橋興建前,其中最長的是新埔大橋,於日昭和4年(1929) 以加強磚造砌建完成。 

於後,我陸續訪得幾位耆老提供當地橋樑發展過程的故事…

耆老黃登燿回憶兒時,他說:「頭擺要過坑壢、河壩斯做得行石跳」(以前要過小溪、河川只能走石跳)。時間在日昭和年間,交通尚未發達,每當他們想到新埔街做買賣或讀書,並須經過3、4處,大、小溪河,這些溪河上沒有架設任何橋樑,然後到了靠近新埔街的地方,還有一條河水湍急且寬廣的鳳山溪,想渡過這鳳山溪有三種方式,一是漲潮時往上游走,那裏有個渡船頭,然後花錢搭竹筏渡河;另一種方式是河水量較少時走石跳,這石跳就設在淺水位的地方;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行樹枋橋」(走木板橋),因為樹枋橋不穩,且極易損壞,大水期無法通行,待大水退去後,雖然河裡的大石仍濕滑,如果不想花錢,在樹枋橋和石跳兩者做選擇的話,居民寧願選擇走石跳。 

對於那些走過石跳、木板橋的生活記憶,還有這位范光瑞先生,他擔心用說的不夠清楚,於是邊說邊畫,他說:「以前鳳山溪寶石段,除了河裡有一道以人力鋪設的石跳,還有一座橫跨河道上的木板橋,更早以前,那座木板橋因為經常被「河壩水打走」(河水沖走),而好的木料又很難找,於是大家想了一個辦法,就是把橋樑改良,變成用2片很長的長方形木板塊,採直向併接鋪設,橋下再用木樁呈ㄇ字型固定為支撐架,每片木板兩端以鐵絲牢牢纏繞,同時也纏繞在側邊的支架上。「恁樣樹枋橋斯會分水打壞,毋會分水打走」(這樣木板橋只會被水沖壞,不會被水沖走),此後,只要遇到洪水沖斷了橋樑,他們只要合力把鐵絲往回拉,木板就會一起拉上岸,然後再進行修復即可,那座用2片木板併在一起的木板橋,橋面不寬,只能容納一個人牽著自行車行走,無法交會通行。」 。

內立里的劉錦桶表示,對於鳳山溪上的那座樹枋橋啊!他永生難忘。因為以前他有一個哥哥為了到街上上課,走在那又高又窄,還會搖晃的樹枋橋上,一不小心就掉落河裡意外身亡。 

黃登燿敘述:二戰後,大家度過了那百廢待興最克難的日子,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發展,開始緊鑼密鼓的修築道路與橋樑,就像寶石里的寶石大橋,當時因為建橋經費有限,居民便紛紛加入樂捐行列,慷慨解囊,民國43年寶石橋完竣後,特別立了一面樂捐芳名石碑在橋墩旁。而這座寶石橋與河面的高度大概只有2.1公尺,每當雨季來臨,橋面就會被河水掩沒,從岸上看下去就像是河底的橋樑,於是居民稱此座橋為「水底橋」更勝於寶石橋。 

關於這座水底橋,范光瑞提供了一張民國56年,從他們家後院拍攝的寶石橋遠景照,同時描述了一段故事,當時的「水底橋」,橋面沒有設圍欄,只有在橋的左、右兩側以水泥鑄造低矮無連結的圓柱式圍欄。因地勢關係,寶石里這一側的路面陡峭,必須分兩段式行走,而新埔那一頭的橋下河水較深,橋下設有3個分流河水到下游,作灌溉使用的大涵管。當時第3個涵洞,因為比較靠近河中央,涵洞前低窪處有一個水窟,農民常常牽牛去在那泡水,但也常因此發生牛隻不慎卡入涵洞而遭溺斃的憾事。直到民國69年寶石橋重建,改善了長久以來交通不便的困擾。很慶幸,他留存了這張「民國56年鳳山溪水底橋相片」,除了可以回顧當時寶石橋的樣貌,也可讓許多人回味當時的生活情景。 

民國43年寶石橋樂捐芳名錄石碑

范光瑞繪製並解說木板橋與水底橋草圖

民國56年拍攝的寶石橋相片(范光瑞提供)

民國69年重建的寶石大橋遠景拍攝圖

寶石里文德路二段339巷內,有一座石砌拱形寶道橋,剛發現時,我以為它是一座古老的橋樑,後來住在附近的耆老鄧煥琳說,這座石橋屬於晚期砌建的石橋,民國60年未砌建這座橋以前,他們亦是仰賴石跳渡過約3米寬的溪河,如果遇到做大水,河水暴漲,他們就無法到對岸,只能乖乖等到大水退去,才能恢復日常生活。 

寶石里的石砌拱形寶道橋

在造訪五埔里三聖宮期間,負責人彭瑞德先生提供了一本民國89年印製的蓮華山三聖宮百週年慶紀念宮誌,其內登載一張三聖橋興建前,民國68年三聖宮在宵裡溪河川田上舉辦盛大的建醮活動照。 這日我抵達三聖橋旁,依照該圖尋尋覓覓想辦法比對大概的地點,但現在地景實在差很多,沒想到我來來回回拍照的舉動,引起正在巡視菜園的嚴火星先生注意,這也正如我意,聊了幾句後發現,我運氣真好!

嚴火星說,他們嚴家大概在清末時期就住在三聖宮右側山區,日本時代則開始耕作三聖橋下的「河壩田」(河川田)。早期霄裡溪河面沒有現在寬,整個河川地都有人在人耕作,雖然河道不寬,要過河還是有難度的,所以在還沒有建橋樑以前,過河必須走石跳(走石頭),直到民國60年初開始搭設了一座竹橋,這竹橋的柱子、橋面都是用竹子做的,然後再以鐵絲綑綁著竹子,竹橋面寬度一次只能讓一個人通行,走在上面很搖晃,騎自行車的人也只能牽著過。如果碰到做大水,河壩田、竹橋都會被「打壞」(沖毀),大家只好重新整田,而竹橋因為用鐵絲綑綁得很牢固,像一扇大門被推開一樣,只要把它拉回來固定就好 。直到民國71年,鋼筋水泥建造的三聖橋興建完成,大大改善了兩地往來的交通。

民國89年蓮華山三聖宮百週年慶紀念宮誌內的建醮紀念照(彭瑞德提供)

三聖橋下曾經鋪設石跳與竹橋的地點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
黃登燿,日昭和10年(1935生;2021.04.13於自宅受訪。
范光瑞,民國34年生;2021.04.21於自宅受訪。
劉錦桶,日昭和19年(1944生;2021.03.30於自宅受訪。
鄧煥琳,日昭和6年(1931)生;2021.05.04於自宅受訪。
嚴火星,民國48年生;2021.12.23於三聖橋河堤邊受訪。
主題相對應的文化資源項目:
【建築碑碣】民國43年寶石橋樂捐芳名紀念碑
【古物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影音資料】民國56年鳳山溪水底橋相片

區域(鄉鎮)

新竹縣 新埔鎮

類型(屬性)

聚落與建築景觀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