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落與建築景觀 -

深山裡的奇蹟——渡邊國重的甲仙埔製糖所

文|游永福 撰述日期:2023/12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西元1907年12月25日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有「佐久間總督,昨夜泊於蕃薯寮深山的甲仙埔,隔日早上巡視製糖所,及新市街、公園、病院、製米所等處,石橋廳長以渡邊支配人等為先導……」的一則報導, 該報以「製糖所」來稱呼,顯然與清朝時期運用牛來拉動石車榨汁的老式「糖廍」有別,亦即是採用先進機器設備──這是甲仙地區最早的新式製糖所了。

圖2-1〈甲仙油田地形及地質圖〉之甲仙街區標示圖(淺岡隼太製圖,1932,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數位典藏,游永福編輯)

那麼,誰有那麼大財力把機器運送到位處深山的甲仙埔,創設現代化的製糖所呢?當時,有製糖業背景的只有兩個人,即臺灣採腦拓殖合資會社的社長「荒井泰治」與支配人「渡邊國重」。 由於荒井泰治事業龐大,所以甲仙埔的製腦產業都是由渡邊國重全權處理,也因此,日本時代第5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在甲仙埔臺灣採腦拓殖合資會社招待所過夜之後,是由渡邊國重負責引導巡視,且是先巡視製糖所。那麼,甲仙埔製糖所由渡邊國重創設是沒有疑義的。

由於《臺灣堡圖》是1904年完成,所以1907年創設的製糖所尚未在地圖上出現,直至昭和7年(1932)由日本技師鳥居敬造、本間右京與淺岡隼太測繪的〈甲仙油田地形及地質圖〉才現蹤, 其位置,就在楠梓仙溪高灘地上(圖2-1)。渡邊國重創設的製糖所,是以水車為動力,在楠梓仙溪上游以人工打通阿里關山南伸餘脈岩壁,接引溪水來驅動水車榨甘蔗汁。隧道長度約80公尺,高約2.3公尺,寬約1.5公尺,人可以直立通行(圖2-2、2-3)。

圖2-2 渡邊國重以人工開挖的引水隧道,入口與溪床已經有7公尺落差(許淑卿攝,2004)

糖廠引水道有高低落差設計,可加速水流衝力,好驅動水車(陳誌誠攝,2004)

後來,臺灣採腦拓殖合資會社改組,製腦權移轉,渡邊國重在明治43年(1910)11月正式離開阿里關庄四百四十一番地;改組之後的會社,則由明治42年(1909)3月1日「轉寄留」 四百四十一番地,已經熟悉業務的新支配人平井勢次郎接手。此時,楠梓仙溪高灘地上的製糖所應該也由有財力的平井勢次郎承接;大正5年(1916)6月7日又由新支配人永井德照接手。 到了大正8年(1919)5月,為對抗人造樟腦衝擊,全臺灣的樟腦會社整併為「臺灣製腦株式會社」,會社從此專精樟腦本務,製糖所,乃由從竹南來到甲仙埔經商有成的翁朝接手。

翁朝接手製糖所之後,「在製糖業發揮獨特之生意手腕」, 業務蒸蒸日上;只是,在大正9年(1920)被日本官方選任甲仙庄長要職的翁朝,因為積勞成疾,於昭和13年(1938)9月3日死亡,製糖所乃由27歲的螟蛉子翁樹發接手。翁樹發接手製糖所之後,經營狀況找不到相關資料,只知到了民國36年(1947),製糖所是由朱萬成、李德松、張先德、吳起康、柯寶霧與黃連福等六位先生合股承接,名稱叫「甲步糖廠」,由於股東們對製糖作業不熟悉,產出的紅糖品質不佳,銷售不順的結果是虧錢,乃於民國40年(1951)易主,由許榮華先生擔任董事長,廠名改為「華南糖廠」。許先生經營一段時間之後,由於楠梓仙溪溪床持續切割下降,引水日益困難,約在民國45年(1956),改以60馬力發電機為動力驅動機器榨甘蔗;不幸的是民國48年(1959)糖廠慘遭回祿之災而停擺。直到民國50年(1961),才有高雄望族陳啟安先生接手重建經營,由林璞玉先生擔任董事長,廠名改為「仁信糖廠」;新團隊新氣象,該有風光未來,然因爪哇紅糖持續搶攻世界市場,使得臺灣紅糖積弱不振,民國52年(1963)3月製糖季結束後,糖廠宣告歇業,設備外移越南。從此,甲仙的冬季與春季,不再有飄香的空氣。 

幾十年間,荒廢的廠區長出了菩提樹、鳳凰木及印度紫檀(圖2-4);然而民國98年(2009),卻為莫拉克堰塞湖洪流全部回收(圖2-5),只留下「糖廍」老地名。

荒廢的糖廠廠區,長出了菩提樹、鳳凰木及印度紫檀(游秀葉攝,2005)

民國98年8月10日,莫拉克洪流掃過之後的糖廠遺跡慘況(許淑卿攝,2009)

參考資料

相應文化資源項目:
【藝術與技術 生活技藝】山豬愛呷手工黑糖

區域(鄉鎮)

高雄市 甲仙區

類型(屬性)

聚落與建築景觀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