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落與建築景觀 -

乙未戰伇與銅鑼天后宮

作者/攝影 黃莉芸 撰述日期:2023/1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銅鑼天后宮不只是地方上的信仰中心,亦是重要的臺日戰爭「乙未戰役」歷史事件的發生地。銅鑼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旁祀三山國王、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廟殿位於福興村,「福興」在清嘉慶年間已成市街是謂「福興街」,之後銅鑼天后宮便一直是銅鑼鄉內的主要公廟,廟內歷任主任委員皆為鄉內重要家族仕紳。

甲午戰爭後,1895年4月17日清廷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議和,條款明文割讓臺灣澎湖。「乙未戰役」發生於1895年6月10日,為對抗日本政府對臺灣的統治,銅鑼鄉樟樹村的吳湯興(清咸豐10年/1860)率眾鄉勇共同起義,當時誓師出發的地點即是銅鑼天后宮前的廣場。

1895年6月10日,銅鑼人吳湯興(清咸豐10年/1860)率眾鄉勇至銅鑼天后宮前誓師出發。翌日,日本近衛師軍團召降臺北城,各地義軍已經集聚十八尖山,並推舉吳湯興為義勇軍大統領,由於軍隊來自新竹、苗栗一帶,號「新苗軍」,6月14日大湖口戰役,日軍首嚐侵台敗戰,爾後義勇軍雖具地利,仍不敵日軍武力優勢;

同年8月28日上午10時日軍宣布八卦山之役勝利,這場台日戰爭中最壯烈的正面會戰,最後義勇軍全軍殉難,日軍繼續南進,至此吳湯興未再回到銅鑼灣的家鄉,族人亦未尋獲遺骸。吳妻黃賢妹投井自盡獲救,竟絕食而終。爾後日本帝國領台50年,銅鑼的天后宮亦因此一事件受到日本人的管制。

三川殿現況

銅鑼天后宮創建於清同治3年(1864),由地方仕紳陳嘉樂、李傳良、羅享富共同發起創建,香火自北港朝天宮傳入。昭和10年(1935)中部大地震,廟宇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後於民國36年(1947)全殿重修,依照古法用木石而建,即為今日所建之規模。而後歷經民國61年、74年、104年三次整修,大抵仍維持原貌。廟中保存清代古物、楹聯文采,出自櫟社邱仙樓、邱雲峯、賴江質等人之墨寶。

銅鑼天后宮整體平面格局為二進帶左右護龍,三川殿在前,主殿在後,中間留設天井,天井旁為左右廊。三川殿面寬三開間,採磚木構造系統,屋面採三川脊作法,上置剪粘裝修作,精美且華麗。前步口柱為石雕龍柱,架內為傳統之疊斗構架,置二通三瓜,通樑飽滿、置金瓜筒,雕刻精美。

主殿前步口設四架捲棚,步口通樑改採方樑,上置二瓜筒,承接捲棚桁。架內四點金柱為三通五瓜之疊斗系統,各通樑上置金瓜筒及疊斗等,以承接上方之桁樑。主殿兩側壁面設有棟對,具備客家傳統建築特色。
天后宮雖於民國36年重建,但仍保存許多清朝時期廟宇原物,如石柱珠、階梯石條等,構造雕刻精美,具備保存價值。其中較為特別的是,清同治3年(1864)創廟總理陳嘉樂是民國36年重建總理陳坤榮的曾祖父,陳坤榮亦是文林國中廟地的捐獻人。

天后宮的創建者與改建者是同一家人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銅鑼天后宮沿革〉碑記
2島上旅行部落格
httpsjimmylin46.pixnet.net/blog/post/263265778,擷取日期:2020/11/05。
3乙未戰爭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4%B9%99%E6%9C%AA%E6%88%B0%E7%88%AD#%E5%8F%B0%E4%B8%AD%E6%88%B0%E4%BA%8B,擷取日期:2020/11/6。 

區域(鄉鎮)

苗栗縣 銅鑼鄉

類型(屬性)

聚落與建築景觀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