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落與建築景觀 -

族群共融,別具特色的義民爺廟——甲仙褒忠義民亭

文|游永福 撰述日期:2023/12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甲仙褒忠義民亭之創立、沿革與發展,由於都是當事人後代與信眾輾轉追述,難免出現神異附會之說與敘事不明情事,在歷經長期調查研究,進一步以相關當事者的日本時代戶政資料釐清比對,起源與發展乃更趨明朗。

成為平埔、閩南與客家住民共同神祇的甲仙褒忠義亭(游永福攝,2011)

清朝時期,甲仙一直是原住民大武壠族群久居的第二故鄉。到了日本時代第二年,亦即明治29年(1896),臺灣採腦拓殖合資會社取得製腦憑證,開始在山區進行砍伐樟樹熬製樟腦的作業,然因平埔原住民與高山原住民抗爭而停止。明治36年(1903)警力部署妥當,製腦作業重新進行,熟悉製腦流程的桃、竹、苗客家鄉親與日籍從業人員才一波波進出甲仙。明治40年(1907)春,甲仙埔的瘧疾疫情防治,因樟腦會社延請總督府醫學校教授木下嘉七郎(1872-1908)來主持,獲突破性成果, 街區的人口曾高達4898人之眾;寧靜的甲仙埔,從此有了「每夜絃歌不絕」的聲色場所滿街,及店家並立的繁榮;腦灶,亦飆上了1125灶之多。由於製腦產業興盛,所以重視蕃地開發的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亦於同年12月20日,以渡邊國重支配人為先導,由蕃薯寮廳石橋廳長陪同,一起來到甲仙埔,隔日一早,一起「巡視製糖所、新市街、公園、病院、製米所等處,並在俱樂部小憩」。 

甲仙褒忠義民亭左前方的龍目井,井內有清水,井壁上有蕨類植物(游永福攝,2011)

客籍鄉親雖在日本時代初期即陸續進出甲仙,但因生活尚未安定,所以息息相關的義民爺信仰,遲至昭和4年(1929)才與甲仙發生關係,是年6月,在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伐樟製腦技術的在地大武壠族腦丁張玉水(1899-1979),轉寄留於客籍腦丁賴阿立的內埔角四番戶內,一起參與甲仙山區的回鍋製腦工作。

埔角,即今五里埔;內埔角,依地緣關係與開發順序,是指五里埔東南方一帶山區──由於臺灣總督府是把製腦產業歸為國防產業,為減少產製與擔送過程發生疏失,所以對製腦地區進行了管制,要進入須持有蓋上「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印」9個大字的薄木片「腦丁執業牌照」(牌照簡稱「腦丁牌」,長、寬、厚為9公分×7公分×0.9公分),於是,「禁地」之地名便出現了;民國66年(1971)7月1日,官方已將禁地雅化為「錦地」。

客籍腦丁賴阿立後來於昭和8年(1933)亡故,而他隨身供奉以祈求庇佑平安的義民爺香旗(本地人慣稱「令旗」)相中在地大武壠族腦丁張玉水為乩童,張玉水乃扛下了供奉之責,持續在艱困山區為人治病、為人消災解厄,並為人排難解紛,照顧著山區的辛苦民眾。於是,甲仙的義民爺,乃跳出了客家框框,成了平埔族群、閩南與客家住民間的共同神祇──這在整個臺灣的義民爺廟來講,可說是相當特殊!

戰後,製腦作業一時間萎縮,張玉水乃回到油礦山區墾荒,義民爺香旗,亦隨張玉水回到油礦山區。由於蒙恩信眾熱情招集,曾連續5年舉辦了熱鬧的義民爺迎神活動,其後卻因人事關係而塵寂;香旗,則傳承至張玉水的五公子張文明(1930-1999)家中供奉。在張文明家中期間,香旗仍神威顯赫,利益生靈;還廣結善緣,收了不少多病多苦的難養孩子為契子,讓這些孩子平安長大。於是,山好水好所以眾神青睞的甲仙,義民爺,乃擁有了一片亮麗藍天。

民國53年(1964),義民爺顯靈指示:「油礦溪溪邊,簡提先生厝後的那片山岡,掘下去若有水,便可建廟。」信眾不免議論紛紛:這處兩面都是深溪溝的山岡,怎可能有水?惟內心雖然存疑,還是依義民爺指示之處動工試掘。挖挖掘掘,挖挖掘掘,挖過了表土層後即是岩層;由於當時,信眾只有鋤頭等手工具可用,必須等硬硬的岩層風化了才能繼續挖掘,如是挖挖停停,不禁心灰意懶。

「就快出現了!就快出現了!」
義民爺,總能適時給予輪流挖掘的信眾們加加油打打氣。到了民國56年(1967),挖掘了一丈餘深後,甘泉,果然湧現,眾人在驚嘆鼓掌之餘,乃堅定了在此建廟的信心──這一口井,便是今日廟庭廣場左側的「龍目井」。同年,木造臨時拜亭矗立於山岡之上。建造臨時拜亭時,張文明將累積多年的1萬3千餘元祭典剩餘款獻出作為建廟基金,展現出公款公用的廉潔情操,讓諸信眾稱許不已!

民國59年(1970),諸信眾籌組委員會進行建廟事宜,除了甲仙本地,更有橋頭與湖內兩鄉信眾,群策群力捐錢並募款。民國61年(1972),廟方從新埔枋寮迎請香灰回來,安置於新建的「褒忠義民之墓」裡面。至於建廟用地,亦由簡提後代簡廣雄於民國69年(1980)捐出。於是第一層廟庭,乃得於民國73年(1984)完成。接著在邱明開的捐獻與負責下,第二層廟庭粗胚也於民國76年(1987)完成。完成之後,供奉神尊,第一層廟庭為義民爺令旗與牌位;民國100年(2011)游永福踏查時,牌位前還安放義民爺神像,因為不習慣祭拜時沒有神像;之後又有委員們覺得原本就沒有神像,所以又把神像移開。而第二層廟庭,正中供奉玄天上帝,右側註生娘娘,左側吳府王爺。
 

民國61年甲仙褒忠義民亭新建的「褒忠義民之墓」(游永福攝,2011)

民國100年的甲仙褒忠義民亭神龕,令牌前方安放了義民爺神像(游永福攝,2011)

民國109年的甲仙褒忠義民亭神龕,神像已經移開(鍾梅蘭攝,2020)

而據客家耆老講述,早期,第一代乩童張玉水與其長子第二代乩童張却生(1920-1997),起乩時所使用的語言不盡是客語,另有腔調極深的北京話,還有閩南語及原住民語──這樣的現象挺有趣,與「根據史書記載,林爽文反清作亂時,⋯⋯(略),客家人為了保家衛民,挺身而出,偕同閩南人及平埔原住民組成『義民軍』,協助朝廷弭平亂事,當時死傷兩百餘人」之敘述不謀而合, 亦即林爽文事件時的死傷者除了客家人、閩南人、原住民平埔族群,還有駐守臺灣的清朝官兵。

可見當時在客家人的生活區,閩南人與平埔族群不但可以共同生活,族群之間還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樣的畫面真是美麗又動人!因此,信徒多元的甲仙褒忠義民亭,堪稱是全臺灣最有特色的義民爺廟了,因為更能呈現昔日族群和諧和樂的景況與精神──這,從民國100年(2011)甲仙褒忠義民亭管理委員會成員的族群別亦可了知:主任委員張文雄(熟);總務楊文清(客);會計邱國男(客);住持張文興(熟);委員葉金南(客)、江永成(客)、周鳴山(閩)、簡清志(閩)、張賜福(熟)、郭進安(閩)、徐忠正(客)、潘星澄(熟)、楊自德(閩)、葉自源(閩)、葉自蓉(閩)、簡廣雄(閩)、簡清山(閩)、顏吉龍(不詳)。

至於前述連續5年舉辦了熱鬧的義民爺迎神活動,因主事者人脈有所侷限,未能連結到甲仙街區的客家鄉親與政經相關資源,所以只有山區附近的居民參與;而甲仙街區的媽祖誕辰大型迎神活動,長期以來也只有街區的民眾參與──發展步調會有所不同,乃因山區居民與甲仙街區居民(不論客家與非客家),生活步調有異,亦即自有祭祀圈使然。然而,廟由人建,道由人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廟宇的建設已有了根基,卻也停頓了下來。只不知相關執事們,可否思維思維香旗之所來?能否為廟宇的未來好好算計?大大方方,廣納街區客家諸賢德為委員,一起來為褒忠義民亭的長遠發展與族群和諧和樂的客家優美文化紮根打拼,更為甲仙開創出新的面貌與氣象。

參考資料

相應文化資源項目:
【建築 一般建築】甲仙褒忠義民亭

區域(鄉鎮)

高雄市 甲仙區

類型(屬性)

聚落與建築景觀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