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在堂 西湖公廳從祀神
劉榮春
撰述日期:2023/7
新增日期:2023/7
更新日期:2023/8
客家人說「祖在堂、神在廟」,走訪西湖鄉家族的公廳,許多維持祖在堂傳統:阿公婆牌坐正位,拜三牲;從祀神在次龕或次間供奉,拜素果。許多公廳的祖龕後牆面書寫「壽」字彩,部份龕壁供奉神明彩,神明與祖先共享馨香。
「祖在堂」是客家人公廳祭祀空間的特色,公廳龕位中為尊,旁為卑;左尊右卑,上尊下卑。阿公婆牌安在公廳建築分金線(中軸線)正中央的正(主)位,其他請至家中奉祀的神明,例如:觀音菩薩、天上聖母、三官大帝、五榖神農、文昌帝君、司命真君、福德正神等,則安奉在正位龍邊,安神的高度通常會比祖牌略高,以示尊崇 。
四湖村的歷史建築劉恩寛大伙房公廳,祖龕供奉劉家歷代祖先牌位:左次龕供奉觀音菩薩、普庵祖師、天上聖母;右次龕奉財子壽星、真君司命、福德福星神明彩。劉家後裔分房或遷出蓋新家,正堂通常不安奉阿公婆牌,而是供奉神明。
四湖劉恩寬公廳阿公婆牌坐正位
龍洞曲江第張屋公廳
下埔古氏新安堂左龕奉三山國王
下埔村新安堂古氏祠堂,主龕供奉祖先牌位,左次間(龍邊)安奉三山國王神位,為西湖鄉內少見。依古氏祠堂新安堂重建碑誌所載,古家祖籍廣東省陸豐縣黃塘邊田唇區,後移居惠州府,第二十九世古應先公於清乾隆年間來台,先在台南東石(註:引自祖堂碑記)登陸,創基於彰化關爺庄(今名永靖),闢田三十多甲,因漳泉械鬥被奪,應先公返大陸廣東未再回台。其子古奇成北遷至苗栗通霄五里牌,購良田二十多甲,又因械鬥遷至苗栗西湖下埔現址,傳到來台第三代(第三十一世)古智玉建新安堂。
第三十四世文信公兄弟,在甲午戰爭清廷割台後,曾率鄉勇二千餘人抗日,祠堂因干戈毀於祝融。清光緒21年(1895)重建,民國48年整修,民國97年重建為今貌,維持左龕供奉三山國王的傳統。管理人古金綱(民國41年生)說,每年清明節祭祖時,鹿港、彰化中山路等地親族皆會回下埔掃墓,席開30餘桌,供奉三山國王可能沿續彰化先祖的傳統。
下埔新安堂公廳右龕供奉「石公」,是古家來台第三代到下埔定居後才開始的自然崇拜信仰。相傳古氏開發下埔時,發現一顆外觀有鼻狀似人頭狀的神石,早年醫藥不發達,家族孩童受驚「煞著」,家人在石公前憑筶求香灰,加開水沖泡服用,佐以艾草作淨,即可痊癒,於是在公廳供奉迄今。因為「後到」,且神格不如三山國王,在「左尊右卑」的觀念下,故供奉於右龕。
湖東村新安堂古屋公廳,另有來台祖第三十三世古盛官。依《西湖古氏源流稽考》族譜記載,古盛官祖籍廣東祖籍廣東省梅縣布惊窝,清道光年間兩度來台,第二次來台時間為道光13年(1833),古盛官買下高埔(今下埔村一帶)土地蓋房,因圍地與當地住戶爭執,舉家搬至湖東村二湖庄。清同治5年(1866)古盛官去逝前,囑咐兒子一定要團結免受外侮,建宗祠取名「古合昌公祠」,後經二度搬遷,並於民國65年改建。公廳祖龕左側貼觀音佛祖彩繪磁磚,右側貼天上聖母彩繪磁磚,從祀神不一樣,僅金柱聯同為「兄弟同科三進士,子孫四世兩鄉賢」。
湖東村古氏新安堂公廳
下埔古氏新安堂右龕奉石公
高埔邱星明公廳臨時空間
五湖村埤頭面張慶祿祠堂,祖籍廣東嘉應州鎮平縣,是九份九王爺墾戶張姓後代,傳至第二十四世張慶祿時,另在埤頭面蓋祠堂,張慶祿於日昭和3年(1928)並曾出任四湖庄協議會員。現有公廳為民國76年重建,祖堂祖先牌位在中,左次龕供奉司命灶君畫像,右次龕供奉何葉先師畫像,自成一格。張慶祿曾孫第二十七世張永繼(日昭和5年生/1930)及同宗後裔張永深(民國36年生)都說,祖先曾有人從事泥水匠,遂奉何葉先師為祖師爺,故安於公廳次龕,公廳前水圳跨越橋下方舊磚拱橋座,也是祖先張來發等發起並親手砌建。
龍洞村江氏濟陽堂,是早年鴨母坑首富江上通的祖堂。祖牌在公廳正中央,左次龕貼「觀音菩薩、天上聖母 寶座」紅紙黑字之文字神位,右次龕則貼「財帛星君 神位」紅紙黑字之文字神位,僅各自設香爐與薦盒。龍洞村張屋曲江第二樓公廳頂桌供奉祖先牌位,左龕面掛觀音佛祖神明彩,前方有比祖龕略矮的神桌,上面安奉一尊媽祖金身及兩組香爐、薦盒。
三湖村三湖口黎屋京兆堂,觀世音菩薩神位在祖牌左側,香爐與薦盒安於兩層木架上,水平高度比祖牌高出許多,安排從祀神香位高度的作法則與張屋曲江第不同。早年黎家曾在公廳右橫屋外側開辦學堂,並供奉孔聖先師,即使學堂早已停辦多年,學堂舊址住戶仍維持供奉孔聖的傳統,把神龕設在二樓。
下埔箭竹坑陳招三老屋公廳
三湖京兆堂觀音香位高於祖牌
張慶祿公廳左龕奉何葉先師
龍洞村江上通濟陽堂公廳
二湖公館劉宏建公廳
高埔村忠實第邱星明祠堂,民國110年普查時正逢祠堂改建未安座,祖先牌位暫奉祀於臨時鐵皮屋內;即使是臨時建築,一樣維持祖龕在中。龕下有龍神,左邊供奉司命灶君神位,且位置略高於祖牌,以示尊崇。下埔村邱瑞鳳祠堂,是星明公次子邱瑞鳳之長子邱新昌獲武貢生時另建之公廳,公廳頂桌中間安奉祖先牌,左側供奉司命灶君,其香爐位置略高於祖牌香爐(註:祖牌及灶君神位,已於民國110年10月27日迎回高埔的邱星明祠堂暫奉,民國111年1月9日已安座合奉)。
高埔村法龍寺旁的劉光義公廳,正位配合法龍寺重建工程改建,在大門內部上方橫額處,採用彩繪泥塑財子壽三仙裝飾,獨樹一格。
二湖村土牛溝羅屋豫章堂公廳,主龕正位供奉羅氏歷代祖先牌,後壁面彩畫財子壽三仙,左龕掛奉觀音聖母神明彩,右龕則安奉張氏祖先牌。《羅氏族譜》記載,第十二世祖羅仁發於清康熙年間來台墾拓,第十三世長子羅時文家貧,四十出頭才娶張家寡婦,曾經承諾日後生子要出嗣張家,以傳承張家香火。未料,張氏嫁來羅家後只生一子德秀,無法兌現出嗣的承諾,後來是羅德秀三子羅永保同意將長子與次子出嗣張家,才實現承諾;故自第十六世起,張氏脈下子孫皆以羅氏族輩相稱,張氏祖先牌位奉於右次龕。
二湖村後角屋(門牌寫土牛溝)清河堂公廳二公祖龕,供奉第八世祖張朝輝以降祖先牌位,左龕供奉觀音菩薩金身,右龕供奉天上聖母與太子爺金身。住戶張肇炳(日昭和15年生/1940)說,他的阿太張水龍從通霄北勢窩搬來二湖後角屋,左龕本來是文字書寫神位,列名觀音菩薩、福德正神等神明,後來換神明彩,再換成現在的金身。至於右龕為何供奉太子爺,他也不清楚,只知是延續張家祖先的傳統。
祖籍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的二湖村公館劉屋公廳,民國68年改建迄今,公廳神桌設三組香爐與薦盒,龕壁掛有三面神明彩,以觀世音菩薩為尊位,虎邊側奉祀劉氏祖先牌位,龍邊側供奉二郎神君金身。住戶劉阿松(日昭和2年生/1927)說,公廳改建後2~3年間,族中不平靜,於是奉請二郎神君金身回祖堂安奉以保平安。
湖東村崁下吳屋至德堂祖先坐正位,龍邊神龕供奉三府元歲,龕下則供奉虎爺公,是本次調查宗祠中唯一供奉虎爺公者。住戶吳瑞森(民國45年生)說,奉祀三府元歲及虎爺公的來由不明,目前宗祠祭祀每人五隻香,上香順序依次為三界公、三府元歲、虎爺公、祖先、門神。
劉光義公廳正門上內側的財子壽
湖東村崁下吳屋公廳供奉三府元歲與虎爺公
湖東村崁下吳屋公廳點香順序
湖東村崁下吳屋公廳供奉的虎爺公香位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 訪談對象 古金綱/民國41年生。
張永繼/日昭和5年(1930)生。
張永深/民國36年生。
張肇炳/日昭和15年(1940)生。
劉阿松/日昭和2年(1927)生。
吳瑞森/民國45年生。
研究成果報告:陳運星,2013,《六堆地區客家祖堂從祀神明的普查與研究成果報告》,頁11。
其他:
羅木榮,1989,《羅氏族譜》,頁1
古木賢,1998,《西湖古氏源流稽考》,頁101、102、126
古氏祠堂新安堂重建碑誌(石碑)
引用普查票:
1.二湖村土牛溝豫章堂羅屋祖堂
2.湖東村水頭屋新安堂古屋祖堂
3.下埔村2鄰中埔忠實第邱瑞鳳祖堂
4.湖東村崁下至德堂吳屋宗祠
5.龍洞村2鄰濟陽堂江氏宗祠
6.下埔村中埔新安堂古氏祠堂
7.二湖村公館彭城堂劉屋祖堂
8.三湖村三湖口京兆堂黎屋祖堂
9.五湖村埤頭面清河堂張屋祖堂
10.高埔村彭城堂劉光義祠堂
11.星明公祖堂司命真君歷代祖先龕登寶座聖典
12.湖東村崁下吳屋至德堂
參考資料
陳運星,2013,《六堆地區客家祖堂從祀神明的普查與研究成果報告》,頁11。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