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儀式與節慶 -

上樟樹林伯公廟求財、求柑、求丁習俗

曾昭烱 撰述日期:2023/8 新增日期:2023/8 更新日期:2023/8
坐落於上樟路一段457巷與458巷交叉口的上樟樹林伯公廟,是旱坑里上樟樹林的庄頭伯公,祭祀圈範圍包括旱坑里1至4鄰,據耆老詹國明 表示,伯公廟應該是清代先民來墾拓的時候所立,原來是3粒石的石頭伯公,民國58年的時候,大家集資幫伯公蓋一座磚造的廟。

詹國民表示,上樟樹林伯公有兩個至少從日本時代就傳下來,和其他伯公廟不一樣的傳統,第一個是每年農曆7月15日中元節的時候都會在伯公廟舉辦普度,由輪值的爐主到各家戶每戶收錢請道士作法會,祈求合境平安(民國109年每戶200元)。

每年元宵節晚上在伯公廟舉辦求金、求柑、求丁活動是第二個傳統,活動也是由輪值爐主負責,求金是向伯公借錢,希望藉由向伯公借來的錢母能夠帶來滾滾財源,至於利息則由跌筊請伯公決定,可能是免息,也許是好幾倍的高利。求柑是向伯公借象徵大吉大利與甘同音的柑橘,求丁則是祈求伯公能給家裡添丁,祈求的人會先添香油錢,如果如願添丁,在元宵節會每戶送一對紅粄,讓大家分享喜悅。詹國民說民國58年伯公蓋廟以前如果元宵當天下雨,活動就會改到爐主家舉行。

元宵求才求柑求丁活動-爐主記帳(張宏君攝,2020)

元宵求財求柑求丁活動-求財後紅包過爐(張宏君攝,2020)

上樟樹林伯公廟

上樟樹林伯公廟拜亭

據新埔鎮公所主任秘書退休的耆老詹益資表示:上樟樹林伯公廟元宵節求財求柑求丁的活動或許從清朝時代就有了,早期可能因為生活清苦年關難過,有人過年會向有錢的員外借錢,因為沒有借據,就到伯公廟請神明做見證,後來演變成上樟樹林伯公特殊的元宵節活動,也是居民聯誼、凝聚向心力很好的活動。

詹益資說元宵節這個活動原來只是他們伯公廟祭祀圈40戶左右居民的活動,近年因為居民遷入遷出和以前農業社會都是老鄰居的情形不太一樣,加上借的金額越來越高,他擔心會發生無力償還或故意拖欠的情形,因此,建議求財的金額以每次5000元以下為原則,事實上只要求得伯公給的母金,伯公就會庇佑財源滾進,不需要借很多錢。

伯公廟元宵節求財、求柑、求金活動的所有收支都由值年爐主負責記錄於帳簿,現存最早的帳簿是由詹國民所保存,民國51年至民國80年帳簿,帳簿內詳細記錄活動各項收支。詹國民在民國51接手管理帳簿以後,特別到農會以伯公的名義開「上樟樹林福德祠」帳戶,並將基金存入農會信用部,民國81年以後存摺和伯公印章交給詹民光保管,詹民光另購新帳簿記帳。

上樟樹林伯公存摺與印鑑

民國51年至80年求金、求柑、求丁帳簿首頁

檢視詹國民保管的帳簿可以發現上樟樹林伯公廟元宵節的這個活動,居民參與情形都很熱絡,尤其民國60幾年最高達到55人來向伯公求財求柑,早期求柑人數較多,民國70年以後求財比例越來越高,另依詹民光提供之民國110年新帳冊資料,求財人數19人,求柑只有9人;隨著物價波動,求財金額逐年提高,民國51年是以角為單位借錢,總共借出2.2元,隔年應收3.6元,民國80年以千元為單位,共借出29000元,隔年應收34000元,增加的5000元就是利息。

民國51年第一頁

求丁先添香油錢10元

因為求財或求柑的利息是跌筊請伯公決定,利息差異很大,從帳簿資料可以發現有免息也有12倍的高利,借5元要還60元,求柑最高借1對還8對;求丁僅在民國63年出現1例,求丁者特別先添10元香油錢。

上樟樹林伯公廟位處缺水的旱坑里,居民多以務農為生,祭祀圈僅有4個鄰,由耆老訪談及帳冊資料可知,區內居民以世居為多,純樸的民風、健全的帳務及透過世代傳承,是這個小小的庄頭伯公廟,能夠維持先民墾拓時的傳統,中元節自辦普渡祭典及元宵節求財、求柑、求丁習俗的重要原因。

借5元還60元

求柑1對還8對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
詹國民日昭和14年生(1939;2021.09.16於家戶受訪。
詹益資/民國44年生;2021.09.16於家戶受訪。
主題相對應的文化資源項目:
【建築/伯公(廟、祠、壇)】上樟樹林伯公廟
【古物/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契約、(家)族譜、票證】上樟樹林伯公廟元宵節求財求柑求丁帳簿

區域(鄉鎮)

新竹縣 新埔鎮

類型(屬性)

民俗儀式與節慶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