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與觀光 -

樟腦與香茅

作者/攝影 黃莉芸 撰述日期:2023/1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樟樹為本省主要經濟樹種之一,天然樟腦即由樟樹提煉,在開發史上曾具主要地位,台灣的樟腦事業發展遠在明末清初,日本時期,在1889年更曾設單獨機構-樟腦局-專門處理樟腦業務。銅鑼、大湖、三義一帶從清朝末期即為樟腦的重要產地,樟腦除了具有醫藥功能之外,還具有軍事用途。台灣光復後,因人造樟腦日益發達,天然樟腦之事業一落千丈,人造樟腦雖不能全部取代天然樟腦之用途,但打擊頗深當無可諱言。

香茅,外形很像一般茅草,葉裡含有芳香氣油質,可提煉「香茅油」。臺灣香茅油的產量在民國50年代曾經是世界第一,產量佔全球的70%,而苗栗地區的香茅油則佔了臺灣產量的80%,它曾為苗栗農民帶來大量財富。當時,銅鑼山坡地也普遍種植,產值僅次於稻米,成為銅鑼第二大農產。最盛期,苗栗縣香茅油蒸餾工廠多達百餘家,僅銅鑼一鄉即有17家之多。但在民國五十七年左右,由於南洋一帶的大量生產及人工合成香料之開發成功,香茅油價格一落千丈,自此一蹶不振。

樟腦油與香茅油曾經是苗栗山城鄉鎮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也曾經躍居世界產量之最。然而人工香料發明後,這種純天然的產品逐漸被取代,而退出主流經濟市場。但是在銅鑼鄉,卻有樟腦工廠和香茅油廠在堅持傳統工法和職人精神的同時,嘗試開發新的產品,賦予傳統產業新的概念,走出一條返本而開新的道路。

東華樟腦廠
東華樟腦廠的第一代吳阿相在清朝中期從廣東渡海來臺,即定居在銅鑼鄉,開墾土地,到了日本時期家中70多公頃的土地為政府徵收,全家搬到台中大甲當佃農。後來吳阿相為了讓家中經濟改善,參日本政府的腦丁考試,成為具有政府認證的「腦丁」。

日昭和12年(1937)吳阿相成為腦丁後,即在南投的中寮、集集一帶從事製腦業。一直到民國40年才回到銅鑼申請工廠登記開設「東華樟腦廠」。吳騰金(日昭和10年/935)從小即跟在父親吳阿相身邊學習焗腦,在民國60年正式接手父親的事業,成為焗腦第二代傳人。

民國60到70年代是焗腦的全盛期,每個月的產量最大可以達到4000多公斤,廠內最有曾有9位製腦師傅同時做業。樟腦由盛轉衰是在民國75年,一方面是代學合成品大量問世,但因合成品有害人體,尤其是會引發蠶豆症的潛在人群,使得消費者對樟腦油產生不好的觀感;另一方面是來自東南亞、中國的化學樟腦油的進口,以純手工焗出的樟腦工廠的製作成本相對高、利潤低,使得銅鑼一帶的製腦廠相繼到閉。

吳治增(民國53年)看著家中的樟腦廠由盛轉衰,但又不願阿公阿爸的心血像其他的樟腦廠關閉,便想著如何將原有的產業用其他方式留下,於是以樟腦油為主的樟腦香皂生產出來,而隨著技術的精進,樟腦沐浴乳、保養品等商品逐漸地開發出來。

綺緣樟腦精油觀光工廠現在還在焗樟腦油,在樟腦廠成立後,不再像過去要到各地去焗腦,隨者科技進步炊桶都改良成鐵桶,然而這個木製炊仔是吳治增家族的精神象徵,綺緣將炊仔設立在觀光工廠旁,做為世代傳承的指標。至今我們仍不時地可以在銅鑼的臺13縣道上聞到陣陣的樟腦香。

吳騰金正在觀察鍋爐焗腦的狀態

焗香茅
葉軍隆(日昭和15年/1940)家住銅鑼鄉新雞隆,家中在祖父那輩有十甲地的山林,祖父那輩就在新雞隆的山上種植香茅自已焗香茅油。葉軍隆從小就跟著父親母親到山上割香茅草焗香茅,但是到了他這輩,香茅油焗了賣沒有人要,國中畢業後便離開家到臺北工作。

民國80年因家中母親需要他回鄉照顧。當時回到新雞隆時,他看到父親留下來焗香茅的鍋子,想重新種植香茅草焗香茅油。然而,尋遍銅鑼鄉、大湖鄉都找不到一株香茅草。後來在林口朋友家門口發現有人種了56盆的香茅草,便向主人要了幾株帶回新雞隆培育。葉軍隆剛開始焗香茅時家中的香茅寮和土灶早已毀壞,所以他買了他人不用的焗腦的木桶,自己打造磚灶開始焗香茅油。後來,香茅油的銷路多了,他便買了新的鍋爐焗香茅油。除了種植傳統的香茅草,葉軍隆也種了檸檬香茅,但是一公噸的檸檬香茅只能焗一台斤的油,而一公噸的香茅油則能焗8台斤的油。價格上檸檬香茅油比一般的香茅油要貴上好幾倍。

民國90年葉軍隆的香茅油事業開始打入市場,再加上媒體的報導,加上香茅油的效用被擴大,也讓他的香茅油知名度大增。

葉軍隆位於新雞隆的香茅田

葉軍隆的香茅寮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銅鑼鄉誌,黃鼎松總編輯,頁295-296、304-305,https://tm.ncl.edu.tw/article?u=006_001_0000304963。
家戶受訪者口述:採訪人/黃莉芸;受訪者/吳騰金(日昭和10年/935)/吳治增(民國53年),採訪地點:新隆村。葉屋,2020.10.13。
家戶受訪者口述:採訪人/黃莉芸;受訪者/葉軍隆/日昭和15年(1940),採訪地點:新隆村。葉屋,2020.02.07。 

區域(鄉鎮)

苗栗縣 銅鑼鄉

類型(屬性)

產業與觀光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