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儀式與節慶 -

三義的做齋文化與振德壇

羅錦田、林錫霞 撰述日期:2023/8 新增日期:2023/8 更新日期:2023/8
「做齋」是一種專為亡者所做的法事活動,又稱做功德,內容包含宗教科儀和民間戲劇,其中宗教科儀主要依循釋教科儀而來,而民間戲劇,則被稱為「齋戲」,「齋戲」它和傳統戲劇最大不同,即在於它是一種專門應用於辦理喪事並具有超渡性質的民間表演藝術,目前臺灣民間已經非常少見,而三義則因為有張緯發一脈專門以做齋為業,所以保留至今。

臺灣客家戲劇專家鄭榮興表示,「做齋」在臺灣早期客家地區非常流行,同時也是客家人辦理喪儀的主要形式,它的構成主要由喪儀與法事戲兩部分組成,整個過程會隨著亡魂之中陰變化而逐步推進,並演化而成固定的喪儀,內容包括起師、成服、點主、開鑼、請佛、發關、安灶、安監齋、召亡、王王過案、奉飯、丁憂、拜黃河、請經、拜懺、尚香奉聖、弄鐃驅邪、挑經、過橋、記庫、拜受生科、繳庫、藥師、燃燈等。而喪儀進行的過程中,則會依照不同的對象與規模,加入更多「法事」,例如「遊獄、發赦、打血盆」(適於女用)、「破輪、斬畜」(適用於落入畜牲道者)、拜香山(適於男用)、安阜老、教嫺(需有紙糊靈屋)、辭生(做分伙)、發表、秉燭、放赦、接佛、取沙、午齋、晚留、早朝、下八位、安金山、豎旛、普度、安龍神、放生、小供、解罪、開冥路、巡棺、盤赦書、觀音、十王、藥師、血盆、梁皇等經經懺,甚至可以搭棚演出「法事戲」,戲目相當多元,例如唐僧取經、西遊記、目連救母、打城等戲劇,這種表演,一般人數不多,一人可能必須分飾多角,為了能夠儘快上場及幫助觀眾識別角色,所以多半會使用面具,而形成一種非常特別的戲種,現場亦是有樂師演奏樂曲襯托,讓整個科儀顯得極富特色(鄭榮興口述) 。

傳統做齋科儀打血盆、拜香山等都屬於齋戲的一種。(張琳提供/2020)

傳統做齋科儀打血盆、拜香山等都屬於齋戲的一種。(張琳提供/2020)

鄭榮興說,客家的這種「齋法」主要來源有三,首先超渡主要來自佛教、第二是來自民間的民俗風情,第三則是民間表演藝術,三者合一後,再配合喪事過程中,各種人情禮俗等需求發展而成的,所以整個做齋的過程,可以看到出自佛教的念經法事超度,也有為了營造情緒而發明的齋戲表演,其他如成服、開鑼、點祖、入殮、丁憂、做七、家祭、出殯等等人情禮俗的部分,也全都包含在內,而且全部以「科儀」名之,互相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說,客家的做齋,是客家文化裡非常特殊的一項,而目前據他所知就至少有三個系統,一是四縣齋、二是海陸齋、三是饒平齋,其中臺灣只傳到海陸齋及饒平齋,四縣齋沒有傳進來,而饒平齋又因為只傳到形式,沒傳到承傳,所以有傳等於沒傳,只有四縣齋因為輩份分明、承傳完整,每套科儀都有一定的形制與規格,所以可以承傳至今,成為客家最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苗栗一帶常有一句諺語流傳說「四縣山歌海陸齋」,講的就是這件事情。

傳統做齋科儀包含法師誦經超度。(張琳提供/2020)

傳統做齋科儀包含法師誦經超度。(張琳提供/2020)

三義福興壇主張緯發為承傳者
三義鄉做為客庄文化重點發展區的一員,傳統客庄生命禮俗的科儀與經營自然不能或缺,幸好「振德壇」從民國61年起,即執業至今。主持張緯發(1949~)父親曾是新竹新埔寺廟的雕刻師,後來搬到南庄鄉,他很小的時候父親便不幸去世,才國小畢業便隨同母親回到苗栗市娘家向他外公羅德耀依古禮拜師,學習做齋及念經等技術,內容除了包括背誦經文與科儀外,也要學習扮演孫悟空、紅孩兒、佛祖等法事戲中角色,另外弄繞、耍鈸、接刀、打盤花、打碗花、仙人打拐、咬桌凳、犁耙、鑚火圈、打草蓆獅等也在學習範圍。
為求精進其藝,張緯發16歲便離開苗栗到達頭份拜廣福壇吳明光為師,學習「秉燭」、「赦馬」等儀式,18歲又為了學習打醮科儀離開廣福壇,拜在台中「真善師」門下,「真善師」為當時臺灣大型法會道場的當紅法師,和「泉福師」互踞臺灣南北,江湖人稱「南獅北虎」。真善師是頭份人,一開始並沒有答應讓張緯發拜入門下,只同意先在師父主持佛堂的往生場幫忙,後來張善師看他師會弄鐃、做齋、誦經,才肯收他為第5個徒弟,法號「如智」,他在張善師門下主要修習金剛上師「座臺」等打醮的科儀,名為「沙門臺」,而他在此之前已經學會的另一套「龍華臺」,則是他外公及頭份吳揚春師父所教。
張緯發的兒子張壯琳(1979~)表示,張緯發學完這兩套科儀後,已經可以獨當一面,24歲娶妻後便搬到三義,並於民國61年創立「振德壇」,他們三兄弟陸續出世後,從小便跟鄭榮興學客家八音,又跟著郭鑫桂學習北管樂,他大學畢業後,一起參與振德壇做齋、誦經等喪禮儀式工作,而今亦是一位能獨當一面的禮儀師了(張壯琳口述) 。

做齋科儀簡述
張壯琳說,傳統做齋仔一場至少要6人參與,包括2人嗩吶、1人鑼鼓,3人下場演唱科儀,功德時間長短視主家需求,分成一畫夜、一畫二夜、二日兩夜、三日三夜等,還有七天七夜的大齋。一般「一畫夜」的喪事場,大致進行的科儀項目如下:上午:樂奉皇壇(鬧壇),恭請諸佛、發関通傳,奏請監齋、安灶君爺、召亡接祖、午獻妙供、祖靈獻飯。下午:叩謝水神、十王比勘、給牒畫號、禮拜黃河、開通冥路、藥師滌罪、演放赦馬、祖靈獻飯。晩上:樂閙皇壇、丁憂制孝、請經度亡、遊獄宣科、繳連血盆(限女亡者,男亡者打香山)引亡過橋、擔經過橋、送佛歸宮、繳還官錢,功德圓滿。
傳統喪事場晚飯後,常有俗稱「弄鐃」的開場表演,法師要上場演出耍鈸、轉盤子、獨輪車、轉火棒、跳火圈、金雞獨立、踩鋼索等雜耍特技。另外「請經度亡」時則要演出西遊記三藏取經戲碼,道具服裝配合鑼鼓、嗩吶演出,十分熱鬧。

拜香山與打血盆
張壯琳表示,傳統做齋還有一個基本科儀叫做「拜香山」及「打血盆」,拜香山是為男性亡魂而做,打血盆則是為女性亡魂而做。拜香山的法式是,安排一男一女(通常由男性反串),男人在桌凳堆成的「香山」台上,邊唱邊唸口中講述觀音菩薩修道行善過程,扮演女生的演員,在台下配合唱誦文句,以各種表情、肢體演出互動。打血盆則是先在地上砂土圈角落放置繪有五官臉蛋的雞蛋,沙堆旁放臉盆,內放瓷碗(又稱血盆碗,亡者有幾個子女就要放幾個,夭折或身亡的也要放),血盆碗內倒入有顏色的酒,演目蓮尊者法師指示陽間子女們喝完,各自將空碗帶回紀念,已歿子女的血盆碗,則由親人代喝後將碗打破。
張壯琳說,經過拜香山或打血盆的法式後,男女亡魂在世為人因不經意造成的罪過已經懺盡,此時即可「引亡過橋」,法師舆戴土地伯公面具的法師,引領孝眷,圍著方桌、板凳、白布搭成的橋繞行,土地公講些勸善勸孝的好話,而孝眷跟著必須魚貫前行,繞經金橋、銀橋、奈何橋、餓狗崗、虎狼崗、毒蛇崗、搖錢樹等,同時還要將硬幣或鈔票放入橋下臉盆當作「過路費」,等法式做完,孝眷亦將亡魂安全送抵陰間,如此法式才可結束。
*張壯琳(2020.08.15)。訪談稿/羅錦田訪問。
    
齋戲的特色是法師與家屬一起參與,達到教善止惡的目的。

做齋文化逐漸沒落,科儀保存緩不濟急
做齋仔民俗象徵著傳承生命,維繫族群間和諧、團結、合作,藉由演場儀式、各齣情節教化子孫,感受到祖先對家人教誨勉勵、友愛兄長、敦親睦鄰的重要,有著濃烈親情聯繫,至死不忘的緬懷與力量。幾十年來三義鄉振德壇張緯發父子維繫著客家「做齋仔」的特色傳統,使得這珍貴的習俗得以留傳,而三義客家庄鄉親仍然可以見識到做齋仔的儀式實屬難得。然而處在時代環境快速變遷,民俗產業以佛道誦經儀式取代做齋仔,客家地區可以完成整套做齋仔儀式和演出的師父已經越來越少了,實在有必要加強做齋仔之推廣傳承以保留珍貴的客家傳統文化。

〈擔經勸善〉

〈藥師洗罪〉

〈禮拜黃河開通冥路〉。(張壯琳提供/2020)

參考資料

1.劉榮春,2012,《苗栗老藝師》。苗栗:苗栗縣政府。頁100-104。
2.鄭榮興,2004,《臺灣客家音樂》。臺北:晨星出版。

區域(鄉鎮)

苗栗縣 三義鄉

類型(屬性)

民俗儀式與節慶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