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山客庄古老大人信仰
文/張永澤 圖/張兆閎
撰述日期:2023/7
新增日期:2023/12
更新日期:2023/12
新興村九讚頭曾家,曾國安(民國49年生)的曾祖父曾文喜(光緒2年生/1876)親手書寫族內大小祭祀、春祈秋嘗、祈福、完福祭祀所需的祈文、祝文、疏文、祭文等共102則,完整記錄並編集成「祝祭文集」,此「祝祭文集」以毛筆抄錄,穿繩編結成冊。祝祭文集中的第97則,祭前朝古老大人祝文中內容描述「允矣君子、先朝流芳、歷世久遠、姓氏竟忘⋯」,可以了解,在橫山的客家人對於後來出土發現的無主遺骸,尊稱為「古老大人」。
祝祭文集
古老大人祝文
福興村馬福於黃藤坪大池塘上方後半山排處有一古老大人墓園。福興村馬福古老大人,敬拜歷史久遠,源自乾隆年間,先民渡海來臺,當時馬福有大片樟樹原始林,先民初來此地拓墾,同時砍伐樟木用以焗腦,因當地屬原住民馬福社領域,開墾當時衝突不斷,原住民屢屢前來出草,加以殺害,當時有一身形比一般人高大的庄民(姓氏不詳)挺身而出,不分日夜在隘寮站岡守衞,與原住民搏鬥,保護大家身家安全,後來一次遭原住民圍攻,放火燒死。
當時古老大人即葬於今墓園現址山下約1公里處,咸豐年間,先民在古老大人埋身之處,挖埤塘(黃藤坪大池塘)蓄積開墾所需的水源,同時挖出身形較一般人高大的骨骸,當時庄民才知道歷代相傳口述,保護大家免於原住民殺害,真有其人。咸豐10年(1860)沙坑住民鍾天祿發起將古老大人遺骨安於金甕,予以祭拜,並安葬於黃藤坪大池塘上方約500公尺後半山排處。
古老大人靈顯非凡,當時醫藥不發達,庄民若有身體不適,向古老大人祈求,古老大人甚至會託夢指點保平安,小孩不好養,凡任何疑難雜症,古老大人也是有求必應。因此福興、沙坑、白石湖一帶居民有一習俗,就是讓小孩給古老大人當契子,會身體強健保平安。
每逢農曆八月初一,村民都會前往祭拜,同時求平安符(求絭)給小孩。據受訪者溫德次(昭和20年生/1948)表示,在早年農曆八月初一,各地契子會回來祭拜,香煙不斷,鞭炮聲甚至從清晨到晚上整天響個不停。
古老大人墓園蓋於卵石駁坎上方
古老大人墓碑
咸豐年間發現古老大人遺骨之處
沙坑村大平地也有一處古老大人墓園,稱之為「福應古君之墓」。據受訪者張建萬(民國41年生)表示,他的高祖父張琳生於嘉慶年間即落腳於大平地開墾。清河堂張屋位於二丘陵相交的山窩間,伙房屋虎邊有一小徑可通往六份產業道路,路口交叉處有一高大油茶樹。同治年間和張建萬的曾祖父張明賜同輩家族宗親,因過家(串門子之意),到了晚上11點夜子時才回家,當時目擊一把紅色火落在油茶樹旁。
張家祠堂供奉家神為王公、太子爺與觀音,後來由會起乩的家族長輩,經王公(王爺)降駕,當時鑾轎直奔油茶樹,橋棍直抵地面,張家在橋棍所指之處向下開挖,挖出一古墳,內有著清朝官服頭戴官帽大葬的先人遺骸。當時張明賜及張乃賜兩兄弟提議,於同治2年(1863)挑一良辰吉時遷墓(起攢),在發現原址不遠處建一土墳重新安葬。
後來每逢農曆八月初一,地方上的人士會帶小孩前往求絭,或是給古君公當契子,古君公非常靈驗。早年拜的人比較多,據張建萬表示本地客家人有一習俗,將農曆八月初一定為「總忌」,為將所有過世的祖先定此一日當做總忌日。在他曾祖父那一輩發現此一古君公,除了重新蓋墳安葬,也像祭祀祖先般,逢農曆八月初一祭拜,這個習俗沿襲至今,也顯現客家人具人道精神的一面,非常珍貴。
福應古君之墓墓丘 及墓樹
同治二年墓碑
陰刻后土石碑
除了福應古君之墓,沙坑村大平地另有一處「福緣娘娘之墓」。據張建萬表示,福緣娘娘之墓歷史非常久遠,在日本時代之前,沙坑村種植的茶葉,由沙坑農路(竹26) 經過鹿寮坑,再送到關西渡船頭,最後經由淡水出口,為早期新竹山區非常繁忙的交通要道。沙坑農路在往芎林華龍村交叉點頂端,原來設有一涼亭,先民由沙坑挑擔將茶葉挑到頂峯涼亭,當時有人在此奉茶,可稍做休息,也會有茶販在此收購茶葉。
沙坑大平地早年種植甘蔗,當時以牛拖磨石榨蔗汁用以製作烏糖,當時有一牛婆(男性,姓氏已不詳)負責管理及操控牛隻。牛婆當時認識一位自外地來的離婚女子,後來女子病故,牛婆不知所措,遂將女子背到涼亭,坐在椅子上,頭戴笠嫲,臉上蓋著大方巾,佯裝在閉目休息,後來沒多久便為村民所發現。因女子來自外地無親無戚,當時便有村民捐棺將此女子安葬,葬於現址沙坑農路的駁崁下方。因女子離過婚,病故後墓碑無法稱其為某某氏,也無堂號,村民便將女子墓碑刻以「福緣娘娘」,取帶來福氣緣份,吉祥之意。民國60年沙坑農路拓寬,當時福緣娘娘墓葬附近又挖出其他無名骨骸,村民便將無名骨骸安置於萬善祠祭拜,福緣娘娘則遷葬於沙坑農路駁崁上方山坡地。
張建萬說客家人有一習俗,如果生出來的孩子很不好帶,身體不好常生病,「乞士命」,便會將孩子給有應公當小孩,因此福緣娘娘早年有很多義子和義女。當地習俗村民為了讓孩子好養好帶,會在清明節前來向福緣娘娘「求絭」,讓孩子帶在身上,祈求福緣娘娘保佑孩子平安健康長大。
福緣娘娘墓位於沙坑農路駁坎上方山坡地
福緣娘娘墓近照
橫山仕紳蔡錦繡於昭和7年(1932)所撰的橫山義塚改築記內文一段提到「⋯期間日曬雨淋,風吹雨打,墓龜裂,屋漏弄濕了骨骸,看到的人莫不心有戚戚焉,今爰集衆議協議改建石壙安置遺骸,以鐵筋洋灰,重建墓前小祠,以安衆魂」。可以深刻的體會,從福興村的古老大人,到沙坑村的古君公、福緣娘娘及橫山萬善祠的萬善同歸,客家人不單敬畏鬼神,更有側隱之心、慈悲胸懷。
參考資料
附錄一:
口述資料來源:
■曾國安/民國49年生 ;訪談日期2021/10/09
■溫德次/昭和20年生(1945) ;訪談日期2021/7/13
■張建萬/民國41年生 ;訪談日期2021/5/12
■耆老蔡維邦/昭和15年生(1940) ;訪談日期2021/6/19
主題相對應的文化資源項目:
1.【古物/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名人或名家手稿、手迹、信函、日誌等】曾文喜手抄祝祭文集
2.【建築/墓葬】福興村八十分古老大人之墓
3.【建築/墓葬】沙坑大平地福應古君之墓
4.【建築/墓葬】沙坑村大平地福緣娘娘之墓
5.【建築/寺廟】橫山萬善祠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