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料與文獻文物 -

不起眼家用物 背後有故事

劉榮春 撰述日期:2023/7 新增日期:2023/7 更新日期:2023/8
尋常家用物,背後有故事;找長輩抽絲剝繭,留下自家特有的紀錄與故事。本次普查發現許多家用物,背後有故事;但知悉者均為家中長輩,多數未傳承給下一代,造成下一代不重視,最後可能面臨故事失傳或被棄置的命運。

清代單刀
五湖村武秀才賴崇達一位後裔,擁有上百件早年農用及家庭生活用物,其中一件不起眼的單刀,最受主人珍愛。這把清代的單刀,刀身經過拋光、打磨,刀柄與刀鞘為近期製作,看似一般,但很可能是清咸豐年間當地賴家與苗栗謝家械鬥的隨身武器。日治時期因不想被政府拿去熔煉(編按:日本政府在日昭和16年(1941)發佈金屬回收令:當時因對英美開戰物資嚴重匱乏,當局強制人民供出金銀銅鐵鋁等民生用品,回收製作武器,臺灣總督府於昭和19年(1944)實施第一回非常回收金屬措施 ),所以偷埋地下藏起來。光復後可能因為忘記或不想惹麻煩,埋刀人忘了交待此事,直到民國85年後代施工整地時才意外出土,持有人輾轉拿到這把刀,花功夫打磨拋光,除鏽上油蠟,並製作木刀柄與刀鞘收藏。

《西湖鄉志》及賴家後裔說法,清咸豐9年(1859),五湖上灣賴榮展之三子賴崇文到苗栗辦貨,與苗栗謝家發生衝突,引爆五湖庄賴姓與苗栗謝姓兩大家族械鬥。苗栗謝家以謝扶持為首,賴家則以賴榮展次子賴崇達為首。賴崇達曾在新竹北埔金廣福習武,金廣福墾首姜榮華也派鄉勇支援賴家,兩方人馬對峙於苗栗大坪頂,互有傷亡,這把刀有可能參與當時的戰事。

曾任教育部體育署文物典藏諮詢委員的國立聯合大學專任體育教師蘇士博指出:本物件屬中國傳統短器械中的單刀,如以刀身加刀柄論尚不及大刀之長度。從出土之整體刀刃來研判,應屬作為單手腰刀使用,刀鋒接近常見之柳葉型式,此刀原本應有刀盤(護手)及刀鞘等配件。蘇士博說,他曾訪談過臺灣最後一位武舉人的後代,對方提過先祖練習使用的大刀,如何在日本時代設法避免被日本人收繳去熔煉的往事;另外亦有一位也提到將短劍藏於宅內的牆壁夾層之中。這把來自武秀才家族的出土單刀,實具有保存之價值。

被敵人偷走的石磨 
在西湖鄉某姓人家一處圍牆角落,擺放一件早年「磨石」的下半部。綜合在地人士徐潤基(民國37年生)等人的說法,這件石器背後牽涉清朝年間,五湖、高埔的漢人伙房與外敵間的械鬥事件。話說,早年五湖、高埔一帶的墾民,常為引水灌溉等問題結怨;某次外敵聚眾結夥到五湖庄某姓伙房尋仇,不巧伙房的男丁均外出工作,女性也躲到山區避禍,獨留一位14歲少年,他在祖堂持鳥銃往外開火,一槍打死對方一名帶頭者,嚇得對方即刻散去。

不久後,對方不甘心再度糾眾前來尋仇,結果誤傳是高埔同姓的伙房。為首者騎馬在伙房外叫囂,不料這個伙房也有另一名神槍手,據說其槍法準到可以連開數槍,槍槍均打進清朝錢幣中間的方洞。對方看伙房有人探頭現身,為首者率先開槍,結果打中神槍手腰間的彈袋,神槍手回開一槍,打散了對方的髮辮,一槍嚇得對方鳥獸四散。對方心有不甘,據說又派出另一位恐武有力的壯漢,趁隙潛入伙房偷走沈重的石磨,扛到一百公尺外的圳邊丢棄,企圖恐嚇,造成敵方心理壓力。這件石磨後來被伙房人家尋回,目前放在地方不起眼的角落,鮮少人知道這段往事。

單刀與刀鞘

單刀

傳說被外敵丟棄的石磨

相傳14歲神槍手開火處

三人合書「壽」字
下埔村邱新捷祖堂公廳祖龕牆面有一個紅底黑字的「壽字彩」,平時被祖先牌位遮住,難窺其全貌。邱新捷派下第二十四世裔孫邱其麟(民國42年生)說,壽字是日明治31年(1898)間,祖堂開基祖邱新捷父子,邀請三位唐山師父(萬殊文豪大師)來祖堂,三人接力,一筆寫成「壽」字,寓意後代子孫,瓜瓞綿長、一片孝心、一心一德、一致團結、一帆風順、一意深遠,一登龍門。這幅壽字彩,後來被複寫於高埔村星明公(新捷公的阿公)祖堂祖龕。

竹菜籃、老瓠勺
  客庄婦女用來挑菜的竹菜籃、灶頭下的老瓠勻,也有故事喔!調查人員在下埔村羅窓妹(日昭和10年生/1935)的雜物間裡,看到一件方底圓口竹菜籃,是民國50年代,羅窓妹在苗栗公館娘家的伯公羅仁富編給她的,她跟先生搬到彰化居住,她用這菜籃挑菜到市場賣,當地人一直問她是不是客家人。因為當地人使用的是單邊開口竹畚箕賣菜,只有她用方底圓口竹菜籃客家款式,所以被人一眼認出來。羅窓妹回想,當時她不太會講「河洛話」,怕被人欺負,一度以日語回話,但又不像日本人,還用生硬不流利的台語回「我外省仔喔!」。

瓠勺是早年鄉間灶下必備的勺水器物。調查人員在下埔村一戶劉姓人家的灶下,發現久經穿孔纏線縫補的老瓠勺,還不只一個。不願具名的女主人說,這個瓠勺用了快50年,因為順手好用,幾次破裂都捨不得丟棄,因為現在已找不到這般厚皮種的瓠瓜,雖然磨損嚴重仍不忍丟棄,縫補後繼續使用。

這件舊瓠勺,最長處約31公分、最寛處約25公分、高約15公分,勺體有3道裂開經過縫補的裂痕:面對舀水面左側勺壁磨損嚴重,一道長約14公分的裂口,縫了10針,8公分裂口縫了5針;右側勺壁的裂口長約9公分縫5針。因為單側勺壁已磨薄如紙片,本想丟棄,民國110年10月31日順手送給調查人員。

舊瓠勺,傳達客庄婦女省儉惜物的風格,在四湖村陳秋貞(日昭和15年生/1940)的灶下,也發現一個縫補過的瓠勺。她說,瓠勺是灶下舀水的好幫手,輕量稱手好操作,勺體可浮水不沉,失手不必伸手進水底撈,舀水時貼合大鍋,舀水、潑水很方便;反觀金屬勺子會沉水,碰撞容易發出聲響吵人,壞了裂了又易割手也不好補,老瓠勺裂了隨手挖洞縫線補一補,又能繼續使用一陣子。 

邱新捷祖堂的壽字彩(祖牌後)

被認出為客家人的竹菜籃

縫補多處的瓠勺

單側磨損嚴重的瓠勺

陳秋貞的手縫瓠勺

父親的日本三角架
高埔村大窩劉家的客廳櫥窗裡,有一件小型的金屬三腳架,骨架徑粗偏小,但結構堅固。持有人劉家輝(日昭和5年生/1930)說,他父親劉肇瑞(日明治37年/1904~民國48年/1959),是苗栗公學校高等科第四屆畢業生,赴日本求學習農時接觸照相,並帶相機與腳架回家鄉,拍攝不少照片。在父親日本求學時拍攝的老照片中,有一張照片裡面出現的三腳架,與家裡現存者同為細腳外觀,可能是當年父親在日本帶回的同款式。

台鐵老蓑衣
江韶瑩著《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裡指出,蓑衣分為一件式與兩件式:一件式上圍有如開前襟的大披肩;兩件式分上衣(圍)與下裙(圍)。上衣有如短披肩,下衣在裙腰處缝連棕繩,穿時套住雙肩,由於製作繁瑣且穿著笨重,民國50年代以後,被塑膠雨衣所取代 。

傳統蓑衣不算罕見,部分農家及地方文化館裡還看得見;台鐵退休的李先生,家裡雜物間牆上,掛著一件老蓑衣,上面有「019」白漆字,卻讓蓑衣顯得與眾不同。這件蓑衣是民國47年間,李先生在台灣鐵路局大甲火車站工作時,一位同事送他的。當時火車仍使用蒸汽動力,需要大量煤炭當燃料,蓑衣應該是早年鐵路局挑石炭(四縣:sag tan,煤炭)工人穿著的「雨衣」。雖然是汰換下來的舊品,但蓑衣的領口、衣襟包邊,前方繫繩、扣子與扣環,還有後領掛環一應俱全,保存相當完整。

銅鑼鄉九湖村張家曾經是台灣北部重要的蓑衣生產來源。民國20年代(日昭和6年/1931~日昭和16年/1941),當時台灣的鐵道、碼頭工人都穿蓑衣避雨,張家訂單應接不暇,曾請10多名工人與學徒趕工,九湖台地許多人家也幫忙編蓑衣補貼家用,家裡的倉庫堆滿製作蓑衣的紅棕。到了民國47年左右,因塑膠雨衣問世,費工、沈重的簑衣迅速被淘汰,手工製簑衣產業從此走入歷史 。

劉家的三腳架

李家的蓑衣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訪談對象 賴昌雄/日昭和13年(1938)生。
                       蘇士博/民國55年生。
                       徐潤基/民國37年生。
                       邱其麟/民國42年生。
                       羅窓妹/日昭和10年(1935)生。
                       陳秋貞/日昭和15年(1940)生。
                       劉家輝/日昭和5年(1930)生。
                       李敏夫/日昭和16年(1941)生。
地方誌:西湖鄉誌編纂委員會,陳運棟,1997,《西湖鄉志》,頁610。
專書:江韶瑩等,2009,《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頁59。
           彭志明等,2006,《苗栗老店風華》,頁139。
碩博士論文:李品寛,2009,〈日治時期臺灣近代紀念雕塑人像之研究〉,頁91、95。

引用普查票:
1.清代單刀
2.五湖街東海堂徐汝元祖堂
3.下埔村7鄰河南堂邱新捷祖堂
4.民國60年代縫補的老瓠勺
5.民國50年代竹菜籃
6.日昭和2年劉肇瑞合影
7.民國40年代台鐵蓑衣上衣

參考資料

李品寛,2009,〈日治時期臺灣近代紀念雕塑人像之研究〉,頁91、95。
江韶瑩等,2009,《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頁59。
彭志明等,2006,《苗栗老店風華》,頁139。

區域(鄉鎮)

苗栗縣 西湖鄉

類型(屬性)

史料與文獻文物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