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傳統與知識 -

箭竹窩的墾拓足跡 -鳳科公派下林屋

曾昭烱 撰述日期:2023/8 新增日期:2023/8 更新日期:2023/8
只有一個出入口的山谷,客家人稱為窩,新埔著名的農村再生景點「箭竹窩」為山谷地形,依《新埔鎮誌》所載,115縣道27.5公里附近的山谷,早期因生長茂密的箭竹故稱箭竹窩 。箭竹窩行政區域在清代屬於九芎湖庄,日本時代改稱大坪庄,光復以後改稱大坪里,因大坪里人口外移嚴重,民國66年併入照門里 。

據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出版,新埔文史工作者林漢泉採訪撰稿之「蛻變樂章 再生大坪 」一書所載,清嘉慶2年(1797)漢人林靜操,以50大銀向平埔族廖合歡加禮購得箭竹窩半條窩土地,嘉慶20年(1815)林鳳科向平埔族人廖荖湘江買下箭竹窩百餘甲地,是為箭竹窩漢人墾拓最早的紀錄。

依箭竹窩鳳科公派下族譜所載,16世祖鳳科公生於乾隆辛巳年(1762),卒於道光乙巳年(1845),享壽85歲,公壯年時經商煙葉,揚帆鹿港,突遇颱風船沒,只收回本金。公於嘉慶20年乙亥歲向竹塹社廖荖菜(萊)湘江外二名熟番,以佛頭銀80大圓買下箭竹窩全部百餘甲地,建立鳳科公派下5大房之基業。據箭竹窩林屋3房第23世林新北所述,先祖第15世靜操公於清代由大陸來台,自淡水登陸以後先至艋舺地區,後因擔心安全問題往南找尋同鄉林姓宗親聚居,16世鳳科公往返鹿港做生意,因颱風沉船幸運游上岸後不敢再坐船,於嘉慶年間以80大圓向平埔族買下箭竹窩土地以後定居於箭竹窩。

依箭竹窩林屋族譜世系表所載,來台祖15世靜操公育有6子,箭竹窩靜操公墓之墓碑上亦刻「六大房裔孫永祀」,惟世系表只清楚記載二房鳳科公及派下裔孫詳細資料,其他各房僅記載「長贊、次鶴名鳳科、三來、四添、五丁、六進財」,經訪問窩內林新北、林圻豐(日昭和7年生,1932)、林明學(民國45年生,曾擔任里長)等裔孫,窩內林屋裔孫均為鳳科公派下員,來台祖靜操公所生之其他各房裔孫分布於何處並不清楚,因此,箭竹窩之開發,應始於鳳科公派下族譜所載,嘉慶20年鳳科公以80大員向竹塹社廖姓族人買下箭竹窩全部百餘甲土地以後。

林屋來台祖靜操公道光癸未年墓

林屋四房振成公派下祖塔

箭竹窩林屋世系表

箭竹窩創業主鳳科公事略記載鳳科公買下箭竹窩

依窩內原各房奉祀伯公分布情形及林屋耆老所述,可大略了解窩內鳳科公派下各房分布位置:
1.滿房,窩口小徑旁,粒石伯公。
2.四房,中坑亭前竹15線下方,石板小祠伯公。
3.三房,福明新農場後方,石板小祠伯公。
4.大房,林新茂宅旁竹嵐步道附近,柯樹伯公(林、謝等姓祭拜)。
5.大房,林正平宅旁箭竹步道附近,園頭伯公。

竹15線由窩口貫穿箭竹窩,在窩尾連接大平窩,伯公分布除三房以外,大致沿竹15線兩側,因此,鳳科公派下五大房墾拓箭竹窩時,研判由窩口至窩尾分配墾拓區域,惟因人口外移及土地移轉,窩內部分伯公廟(祠)亦有其他姓氏居民祭拜。

據林新北 表示,因為箭竹窩人口不斷外移,他的父親林明湖(日大正7年生,1918)擔心分散各處的園頭伯公漸漸的會沒人拜,出面協調將分散各處的伯公集中在窩口建廟奉祀,於民國70年徵得滿房林圻培同意後,將6座伯公集中在林圻培原園頭伯公奉祀地建廟奉祀,新廟稱為六大伯公或新伯公,此後,箭竹窩之園頭伯公僅存四房懷祖橋旁及窩尾新箭竹步道旁兩座。新伯公廟神龕壁以大理石板刻「六大福德正神位」作為神位牌,廟內牆上大理石板則僅刻樂捐芳名,因年代久遠,經訪問窩內耆老,僅能確認建廟時間為民國70年,合祀前六大伯公可確認大房、三房、滿房共4座伯公及林、謝、張姓共同祭拜伯公的約略位置,另1座不明。

箭竹窩六大伯公廟

箭竹窩林屋四房石板伯公祠

四房石板伯公祠,坐落於通往林屋來台祖靜操公墓園之懷祖橋旁,祠前為小溪,後方伯公樹為原生之百年老樹。伯公祠為古樸之石板小祠,由翹脊、2塊屋面板、1塊牆背板、4塊牆側板、門框、地板組成,祠埕寬闊由卵石鋪砌而成,並以石板由祠前鋪至天公爐前,形成帶狀兩階式石板供桌。小祠雕飾豐富多元,翹脊正面淺浮雕花鳥(雙鳳朝牡丹之意),脊上飾以石雕葫蘆,皆為祥瑞之意;正面屋面板雕成瓦隴狀,門額中央刻「福德宮」,兩側陰刻蝙蝠,祠基座立面淺浮雕松、鶴,祠內正面牆板刻「福德正神香位」。

據林新北所述,民國70年箭竹窩伯公合祀的時候,四房百年石板伯公祠因地主林贊青不捨得拆除而保留,林新北說現在覺得林贊青當年的決定是對的,這座石板伯公祠是箭竹窩知名度最高的伯公,很多古蹟的愛好者都慕名來拍照。伯公祠後方山坡上是林屋來台祖靜操公墓園及四房振成公派下祖塔,據在伯公祠旁種菜,與林贊青毗鄰而居的耆老林王東妹(日昭和12年生,1937)表示,林贊青是她先生的叔叔,伯公祠附近看得到的地都是叔叔的,叔叔的小孩都很有成就,分別在台北、美國發展。

石板伯公祠前跨越小溪的水泥橋,為通往來台祖墓園及四房振成公派下祖塔必經之路,裔孫以「懷祖橋」命名,過橋後之石板小徑稱為「懷祖步道」,小徑於2021年由22世裔孫林明璋捐資鋪設石板,林明璋在箭竹窩出生長大,台灣師大畢業以後,在加拿大取得博士學位,長期在美國任職及研究,為知名的化學家,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返國後擔任交通大學教授,因為林明璋的中研院院士資格,懷祖步道亦稱為「院士坡道」。

石板伯公祠前懷祖橋與懷祖步道

懷祖步道石階修建者石碑

箭竹窩林屋四房石板伯公祠石砌祠埕寬闊

箭竹窩林屋四房石板伯公祠翹脊精美淺浮雕與圓雕

清嘉慶20年(1815),鳳科公購入箭竹窩全部百餘甲土地建立派下基業,裔孫200餘年來由箭竹窩逐步往開枝散葉,窩內各房奉祀之伯公、祖墳、祖塔、懷祖步道等則為派下裔孫墾拓留下之見證,派下裔孫感念鳳科公,在族譜以「箭竹窩創業祖鳳科公事略」專章記載鳳科公生平事蹟,文中並詳述鳳科公登仙後4度遷葬過程,咸豐年間先葬在箭竹窩尾,奎丑年(1853)改葬於黃梨園,因道路之衝,遷回箭竹窩新伯公面,民國56年冬,眾房決議重建公塔於龍潭三洽水直坑雞籠坑口,以公為主首座,裔孫並將公、媽考妣二仙,在台中林氏大宗廟及新埔林氏家廟安置祖牌,春秋祭祀。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
林新北民國42年生;2022.01.28於福明新農場受訪。
林王東妹/日昭和12年生(1937;2022.01.20於家戶受訪。
林圻豐/日昭和7年生(1932);2022.01.28於家戶受訪。
林明學/民國45年生;2022.01.20於伯公祠受訪。
主題相對應的文化資源項目:
【建築/伯公(廟、祠、壇)】箭竹窩林屋石板伯公祠
【建築/伯公(廟、祠、壇)】箭竹窩六大福德正神伯公廟

區域(鄉鎮)

新竹縣 新埔鎮

類型(屬性)

口述傳統與知識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