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傳統與知識 -

出庄剃頭

文:謝月松 撰述日期:2023/3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芎林文昌街上有間傳承三代,年逾百年的理髮店—日進理髮電髮院。他們的來台祖吳進開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大約是 1895 年左右從福建泉州惠安渡海來台,據說途中遇到颱風,船漂到新竹南寮,於是從南寮上岸。後來吳進開落腳芎林,靠著從家鄉學會的剃頭手藝在芎林地區討生活。他擅長的是為男士剪平頭。他的獨子吳元富於明治 42 年(1909) 出生,在兒子成年後,吳進開把他的絕活傳給了他。據說當年他們父子都曾憑著剪平頭的技術參加髮藝比賽而獲獎。

吳元富理髮試驗合格證書 (鄭月嬌提供,謝月松攝,2020

吳元富與父親吳進開 (鄭月嬌提供, 謝月松攝, 2020

日本人來台後,規定大家要剪掉辮子,一般人都住在山坳野地,很少有機會進城理髮,於是吳進開挑著剃頭擔子走遍芎林的村莊去幫人剃頭。他的兒子吳元富在昭和  10 年(1935)通過考試,取得新竹州理髮試驗合格證書,在他父親去世後,獨力經營日進理髮廳。吳元富的 4 個兒子全都跟著父親學會理髮的手藝,在民國 3、40 年代他們除了在店裡幫忙理髮之外, 還要去出庄。在民國 40 年代,芎林街上有 3 家理髮店,日進理髮店的生意最好。據吳元富的女兒吳金蘭表示,她印象中爸爸大概教過至少十個學徒,其中有一個是從新埔來學的,也有從石壁潭來學的。她所知爸爸當年的學徒目前還在開業的就是街尾「嘉賓男子美容院」的老闆的林昌遠。

當年住在柯子林的林昌遠,從民國 44 年農曆過年之後,13 歲就到吳元富的店裡當學徒。他回憶說,當年在吳師傅店裡共做了 4 年,除了學習理髮的技術之外,師傅家所有雜事都需要幫忙做,例如到井邊挑水、挑肥到山上種橘子、種蘿蔔、打掃……等等工作,每個月還要跟著出庄剃頭。前 面 3 年 4  個月的學徒生涯是完全沒有薪水的。出師之後,每個月可領相當於一百斤穀的錢,大約是一百多元台幣,薪水非常少。那四年裡他跟著吳元富的兒子吳阿瑞、吳逢遙出庄剃頭,每個月要出去兩次,每一次的天數不定。足跡踏遍芎林的外七村中的上山、下山、新鳳、中坑和水坑,也曾去到東海、三崁店等地。

林老闆表示,在民國 40 年代鄉下人難得有機會進城,主要是交通不便而且農事繁忙,很難抽空帶一家大小進城理髮。當時是包庄剃頭,對村民來說省得進城的麻煩,對理髮師來說,可以讓學師的人(學徒)有更多練習剃頭的機會。每個月固定的日子到哪個村莊,然後挨家挨戶為他們理髮,通常是小孩或在家的婦人先理髮,天黑後點著油燈在禾埕,為從田裡工作回來的男丁剃頭。通常男生都是剃光頭,那樣剪髮次數較少,可省錢。當晚就在那一戶人家用餐並借住一宿。天亮後再繼續往下一戶人家理髮。他們出庄時,大布巾包著剃頭工具:剪刀、剃刀、手推剪、梳子、布圍巾、毛巾和肥皂。另外還要帶個包袱裡面放盥洗用具和幾套換洗衣服。

出庄剃頭 - 在各家禾埕幫客人理髮 (林昌遠提供,謝月松攝,2020

出庄剃頭的工具(謝月松攝, 2020

林老闆回憶說,當時剃頭的費用是:大人一年 15 斤穀,小孩一年 10 斤穀。過年前他們就會挑著空米籮挨家挨戶去收穀子,再把穀子挑回日進理髮院對面的礱間(碾米店)暫存,師傅家需要多少斤米食用再請他們碾多少斤米。那時他才十幾歲,身材瘦小卻要挑上百斤穀走幾公里的路,每次收穀總要來回走好幾趟。他的媽媽曾心疼的說過,可能就是這個原因,他才長不高。他說,大概在民國五十幾年之後,比較多人有腳踏車了,進城理髮也方便些,包庄剃頭的風氣也就漸漸消失了。

民國 50 年代的嘉賓男子美容院 (林昌遠提供,謝月松攝,2020

民國 50 年代的嘉賓男子美容院 (林昌遠提供,謝月松攝,2020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
鄭月嬌民國 37 年生(1948;2020.09.02 於日進理髮院受訪
林昌遠昭和 17 年生(1942;2020.09.08 於嘉賓男子美容院受訪

主題相對應的文化資源項目:
【文物/文獻史料】昭和 10 年吳元富个理髮試驗合格證書
【文物/老照片】出庄剃頭个老照片

區域(鄉鎮)

新竹縣 芎林鄉

類型(屬性)

口述傳統與知識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