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傳統與知識 -

老醫師的科學診療器具

作者/攝影 黃莉芸 撰述日期:2023/1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劉肇芳醫師(日明治41年/1908)是西湖劉屋恩寬公的後裔,新竹中學第一屆學生,日昭和6年(1931)畢業於臺北醫學專門學校(今台大醫學院)。日昭和18年(1946)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劉肇芳被徵召到南洋擔任軍醫。戰後民國35年回到臺灣,便開始籌畫建造屬於自己的醫院。民國37年在銅鑼車站附近購買土地,開始建造醫院住家合一的兩層木造樓房。歷經兩年的規劃與建造,在民國38年正式落成啟用,劉肇芳醫師在此開始了長達50年的行醫生涯。

劉肇芳醫師在臺北醫學專門學校學的是西醫學,執業生涯中購置了多項西醫使用的診療器具,為銅鑼鄉民提供了專業的西醫治療。其中有些病症若無這些診療器材,根本診斷不出其病症,或者,在沒有X光、電腦斷層掃描等等更先進的醫療設備的年代,醫生的豐富經驗以及這些相對傳統的診療工具,是對病患最大的幫助。

       像是:OLYMPUS在日大正9年(1920)才生產出第一部顯微鏡「旭號」,劉肇芳在診所開業之初即購買了OLYMPUS的複式顯微鏡;第一代的血壓測量器是在1930年被發明出來,診所內的這組血壓測量器是第二代的,購買的時間也是民國38年診所開業之初。當我們在劉醫師的診療室的木櫃中,看到這些一套套現代看起來是古董級的醫療器具時,不禁感受到劉肇芳對醫學的熱愛,以及對病患的體貼。因為這些器具在那個年代,還是當時最新發明的科學醫療器材。

肋膜穿剌器
這組肋膜穿剌器是做抽取肋膜積水樣本所使用的工具,工具盒中包括了2支直式針、2支彎式針、1支抽取器以及玻璃瓶。早年有些人會有胸部流膿的問題,醫師在診治後也要用這組儀器幫助病人將濃液抽出來。

所謂的胸部流膿即為肋膜積水,指的是水堆積在肺臟的外面,有可能是感染發炎引起(例如:肺炎、肺結核),還有一些肺部疾病也都會合併肺積水。這是因為肋膜腔內聚積了不應該存在的空氣(稱為氣胸)或液體(如積膿稱為膿胸,出血稱為血胸,聚積過多組織液則稱肋膜腔積水),就會壓迫肺臟,影響呼吸功能。

因此,肋膜穿剌器為早年中醫無法治療的病症,提供了可治療的方式,消除病患們的痛苦。

肋膜穿剌器

血壓測量器
       海因里希•馮•雷克林豪森 (1867~1942年)是維爾茨堡的德國醫師和科學家。 在1930年代,雷克林豪森設計了一個示波表:用於測量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設備。由連接到擺針和刻度盤的機械放大系統,兩個袖帶(一個5厘米的袖帶與一個10厘米的袖帶重疊)連接到單個充氣球,一個控制桿,一個釋放閥和兩個氣門(其中一個連接到氣氛,另一端放到下袖帶)。使用Recklinghausen的示波計,不需要聽診器來聽Korotkoff聲音 ,而是將其表示為針的振動。

       重光診所所保存的這組血壓測量器,即是由雷克林豪森發明的,其中充氣球與連接脈博的橡膠管已經脆化,釋放閥是用玻璃製作的。購買年代應在1930年代之後,而且,這組血壓測量器已經是改良過的,第一代的血壓測量器目前正收藏在美國馬里蘭大學人,因此應該是在劉肇芳在重光行醫後,約在民國40年代。

血壓測量器

赤血球沈降速度測定器

赤血球沈降速度測定器
赤血球沈降速度測定對於診斷各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慢性病如肺結核、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病症能夠較準確地測定。尤其是當時對於肺結核、感染性心內膜炎都認為是沒藥醫的,是因為一旦確定感染時,都已經非常嚴重了,如果在初期能夠測定的話,可以提高治癒率。

紅血球沉降率測試是在1897年由波蘭醫生埃德蒙.比爾奈基(Edmund Biernacki)發明。1918年,瑞典病理學家羅伯特.法利伍斯(Robert Sanno Fåhræus)使用檸檬酸鈉凝固樣本測試紅血球沉降率,阿爾夫.威廉•阿爾伯特森.魏斯特格倫(Alf Vilhelm Albertsson Westergren)對方法進行改良,因此紅血球沉降率測試有時也稱為法-魏氏測試(有些地方如中國、英國簡稱為魏氏測試),是現在測定紅血球沉降率的標準方法。診所內這組赤血球沈降速度測定器即是使用Westergren改良後的測定法。

OLYMPUS複式顯微鏡
       OLYMPUS複式顯微鏡,目鏡和物鏡都有不同的倍率鏡頭可替換。總高30公分、寬16公分,目鏡、鏡筒及物鏡皆為為黃銅材質,鏡筒上刻有OLYMPUS NO6986廠牌及出廠編號字樣,物鏡上亦刻OLYMPUS的字樣及倍率。另有一木盒裝著3個物鏡。

        OLYMPUS是一家專精於光學與成像的日本公司。產品包括顯微鏡、照相機、錄音機、內視鏡與其他醫療設備。奧林巴斯於日大正8年(1919)創立,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由於OLYMPUS在日大正9年(1920)生產第一部顯微鏡「旭號」,並在次年首次採用OLYMPUS做為產品的品牌,故而這部顯微鏡的購買年代不會超過日大正10年(1921)以前。比較可能是劉肇芳醫師執業後購買,故而推算其購買年代於日昭和10年代(1935)。

村田氏徽毒診斷用具組
黴毒是一種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所傳染的疾病,在感染到病毒後會有10至90天的潛伏期,病人是不會產生任何症狀。但出現病灶後,會因病毒感染至不同的器官,而出現不同的症狀。

   診所內的這組工具組即是診斷病人是否感染梅毒的診療工具。黴毒診斷法是使用血清診斷的方式確認求診者是否感染病毒,這種方式是日本村田氏所提出來的,因為一般患者剛開始出現的症狀不是很明顯,但症狀的部位是在生殖器上,因此,一旦懷疑就可以用這種診斷方式來確診,如能在第一時間內施藥,痊癒的可能性比較高。這對於當時的患者來說是是重要的前期診斷醫療工具。

OLYMPUS複式顯微鏡

村田氏徽毒診斷用具組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奧林巴斯(2020/02/20)。 

區域(鄉鎮)

苗栗縣 銅鑼鄉

類型(屬性)

口述傳統與知識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