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消失的和平焗腦
顧志莉
撰述日期:2023/6
新增日期:2023/12
更新日期:2024/1
和平原是泰雅族原住民的分佈區域,客家人於日本時代開始進入和平,最初是為了焗腦,後來才進行林木採伐,相較於拖木馬工作,只有少部份人從事焗腦,日本時代來自苗栗頭屋的謝發興先進和平烏石坑,日昭和19年(1944)再遷入雪山坑,以焗腦營生,來自苗栗苑裡的陳姓、蔡姓腦丁遷入烏石坑七棟寮,以焗腦維生,來自新竹的何心家居住於烏石坑,在北高地焗腦,當時所焗樟腦及腦油成品,由18公升的鐵桶盛裝,以人工肩挑方式運送至集貨站,再以卡車載往東勢腦館統收,東勢腦館位於今東勢第五橫街。
民國53年來自臺中東勢的吳能達在和平自由村成立三和制腦部,當時該公司的腦寮主要搭設於和平區的烏石坑溪、雪山坑溪沿線,以及苗栗縣泰安鄉南坑等地區,三和制腦部營運至民國57年,其後和平的樟腦產業逐漸式微致消失不見。
山頭為北高地
民國51年烏石坑腦寮 (吳能達先生提供
從事樟樹砍伐、樟腦生產工作的人,稱為腦丁,日本時代樟腦為日本政府治臺的重要歲收來源,當時樟腦收歸官方專賣,日本政府積極鼓勵人民開採,對於腦丁採取配給生活用品、免服役等優待措施,收入相對較為穩定且有保障;臺灣光復初期樟腦為專賣制,民國36年專賣局下成立樟腦有限公司,民國37年改組為樟腦局,民國43年4月臺中山林管理所成立腦政小組,負責製腦業務;腦寮即焗腦(熬樟製腦油)的工寮,往昔大都是以竹管剖半成的竹子搭建而成,屋頂披蓋茅草、樹皮,腦寮開工時,需在腦寮前放置案桌,備三牲四菓等供品祭拜山神,祈求山神保佑焗腦工作順利進行,腦丁於每日上工前,亦會敬拜設於腦柱上以金紙意象神尊的山神伯公,以祈求護佑平安。
臺灣焗腦製程大致為採伐、搬運、熬腦、出炊等步驟,昔日採樟以手工採集為主,腦丁每日上工作業,隨身攜帶手鋸、鋒、斧等工具進入樟木林區,為挖取香樟樹幹頭熬腦,得先鋸切樹幹頭的樹根,清除樹根周邊的碎小石、落葉等雜物後,腦丁通常使用手鋸進行鋸切,因手鋸刀刃口鋒利,刀刃厚且硬度高,具有深入土壤鋸切不易折彎的特性,可易鋸切移取樟樹根,繼而挖取出香樟樹幹頭。
以金紙象徵的山神伯公
手鋸(樹根鋸
手鋒是腦丁剷取樟樹匕必備且專用的工具,進入樟木林區作業的腦丁,手握手鋒刨剷樟樹匕,無論採坐姿或立姿操作,均須張開雙腳,以雙手緊握鋒柄,或以手握鋒枕方式,用力剷削出一片片的樹匕,以利蒸炊熬腦;腦丁使用手鋒刨剷,耗力費時,但剷出的樟樹匕大小均勻一致,通常為長約15公分的樟片,倘若使用手斧砍伐,雖較快速省力,但樹匕無法均勻一致,且剁砍易造成樹匕飛揚而產生折損情形。
腦寮為腦丁的棲身之所,亦為熬樟焗腦之所在,當採集回的樟樹匕數量到達一炊桶時,腦丁便會在腦寮內建構的腦炊桶進行製腦,腦炊桶是一座約7台尺高的圓錐筒型器具,早期多取二葉松木來製作,炊桶上方有桶蓋並設有出氣孔,下方開有一出炊口;焗腦時,將樟樹匕從腦炊桶上方倒入,腦灶內加薪材生火,利用灶上的腦鑊煮水產生的水蒸氣炊蒸,進料時,腦丁得站立於炊桶中,邊添加樟樹匕邊以腳踏方式壓實,最後將炊桶蓋鎖緊,炊蒸需耗費6~7小時,期間腦丁得隨時添加薪材,使得火源不致中斷,蒸出的樟腦油,再經由冷卻器及結晶箱的分離,產出腦油及腦砂。
手鋒
腦炊桶
匕斗,用來盛裝樹匕用,因其形體狀似漏斗故稱匕斗,又名披斗
腦田,香樟炊蒸結晶為腦砂的設備
早期腦寮游移於偏遠的山區林間,山路崎嶇,生活機能亦不便利,腦丁們所需生活物資的入山及腦料油品的出山,多靠人力挑運往返,每隔一段時日,挑運工會將物資送上山區腦寮,再將粗製的樟腦砂、腦油運送下山,樟腦業的興盛,亦帶動相關產業的興起與榮景;二戰後,隨著化學合成樟腦產品的引進,樟腦產業經濟效益滑落的沖擊,以及樟木林的濫砍殆盡等因素,致和平樟腦業逐漸式微而致消失,往昔建構於山林間的腦寮消失於曾經生活的山林地貌景觀中。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來源:
1 口述資料:2021年9月14日,訪談自謝發興之孫謝宏裕先生民國61年生。
2 口述資料:2021年9月14日,訪談自七棟寮陳女士民國37年生。
3 口述資料:2021年9月10日,訪談自吳清琴先生日昭和4年(1929)生。
4 臺灣社區通,httpsixstar.moc.gov.twblog/0709nini/myArticleAction.do?methoddoViewArticleNewDetail&articleId52264,2021/09/10。
5 口述資料:2021年5月8日,訪談自吳能達腦長/日昭和12年(1937)生。
主題相對應的文化資源項目:
【古物/生活及儀禮器物/產業機具】手鋸(樹根鋸
【古物/生活及儀禮器物/產業機具】手鋒
【古物/生活及儀禮器物/產業機具】腦炊桶
【古物/生活及儀禮器物/產業機具】匕斗
【古物/生活及儀禮器物/產業機具】腦田
【古物/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公文書】民國53年三和制腦部營利事業登記證
【口述傳統/遷移史】達觀里雪山坑客家遷移史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