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與觀光 -

王爺坑茶產業對地方政治經濟的影響

文:曾昭烱 撰述日期:2023/3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依芎林鄉志所載,民國 40 年新竹縣茶葉栽培面積僅次於台北縣,芎林鄉則居新竹縣第 5 位,鮮茶收穫量達 1259.83 公噸居第 3 位,見證芎林地形、土質適合茶葉栽培與當時茶產業在芎林之重要。根據新竹縣統計要覽之數據,民國 40 年至 75 年是芎林茶業生產的高峰期,之後柑橘類蓬勃發展,茶葉一落千丈。

茶產業興盛時期,芎林主要茶葉產區鹿寮坑、王爺坑、石壁潭及位於坑口的秀湖均設有茶葉廠,據王爺坑最具規模的昇龍茶廠負責人羅有(友)來之子羅傳正48(民國 41 年生)表示,王爺坑當時主要的茶廠有昇龍茶廠、詹瑞榮合成茶廠、羅阿財瑞寶茶廠,石潭村則有湯金土台新茶廠、陳錦相陳記茶業,另外還有很多茶販會來收茶青賣給竹東的茶商,台灣外銷茶葉後來因為部分業者信用不佳,以老枝、茶梗、桑葉混充,也有業者以不正當手法增重造成品質低劣傷害信譽導致外銷失利,昇龍茶廠也在民國 63 年左右停收茶青結束營業。

羅友來事業有成後,民國 44 年在石壁潭新建之伙房屋 (曾昭烱攝,2020

據據羅友來的侄兒, 20 世滿房的羅傳軍(民國 46 年生)表示,祖父羅成立創業後,由大伯羅友來帶領兄弟共同經營茶廠,一家人就住在王爺坑茶工廠旁羅家伙房屋,當時採茶、做茶的人力需求很大,有工頭專門從南部招募女工仲介給雇主,薪水再由工頭按月發放;據住在石壁潭彭屋的耆老彭口財50(日昭和 10 年生, 1935)表示,他年輕的時候茶廠生意好,他常常開鐵牛車幫昇龍茶廠等茶商載茶葉,台北、關西、龍潭到處跑。

由於進入王爺坑的道路是沿王爺坑溪右岸石壁潭山開闢,石壁潭山各窩旱溪匯流至王爺坑溪,遇大雨時溪水暴漲,造成交通中斷,為了改善王爺坑地區交通,確保農業資材運入與茶葉運出順暢,民國 40 年地方仕紳組成「永興村 9 座石橋建築委員會」推舉羅友來擔任主任委員,張阿山及詹阿茂擔任委員,發動樂捐以民間力量配合部分政府經費建造石拱橋,9 座石橋在民國 42 年興建完成,其中羅友來是昇龍茶廠負責人、張阿山是茶販、詹阿茂是合成茶廠詹瑞榮之父,捐資額也是茶商起示範作用,見證茶產業在地方經濟發展具關鍵地位。

王爺坑石拱橋興建樂捐芳名(曾昭烱攝, 2020

王爺坑 2 號石拱橋 (曾昭烱攝,2020

依據芎林鄉民代表會資料,陳錦相(陳記茶業)擔任第 1-3 屆鄉民代表,後來還出任過 1-4 屆縣議員、副議長、省議員、農會理事長、水利會長、台灣茶業公會理事長、國策顧問; 羅友來(昇龍茶廠)擔任 1-5 屆代表, 第 6屆改由弟弟羅有財擔任;第 7 屆代表會主席則由合成茶廠詹瑞榮出任,惟之後合成茶廠發生火災,退出茶產業;鄉民代表為基層政治人物,也是芎林政治人物訓練班,由前 7 屆名單可之,王爺坑地區之茶產業每屆都有1-2 人出任代表,顯示當時茶產業對社會、政治之影響力。

芎林鄉代會第 3 屆合照 (芎林鄉代會提供,王淑慧攝, 2020

芎林鄉民代表會第七屆合照 (芎林鄉代會提供,王淑慧攝,2020

據羅傳正表示,就他的認知,民國  48 年至  55 年是王爺坑地區的茶產業最旺的時候,之後因外銷失利而逐漸沒落,所以他們昇龍茶廠在民國 63 年就停收茶青。而他在 7、8 歲就跟著家人學做茶,之後在外就業,退休以後將承接的 3 甲百年茶園以自然農法耕作,不澆水、不施肥、有空就用手抓蟲,如果有收成就在自家樓上用小型機台做成紅茶、東方美人茶或綠茶自產自銷,羅傳正也會參加縣內比賽,曾經獲得 2 次東方美人茶 2 等獎,昇龍茶廠總算後繼有人。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
羅傳正民國 41 年生;20204/14 於福昌街自宅受訪。
羅傳軍/民國 46 年生;2020/4/14 於福昌街羅傳正家受訪。
彭口財/日昭和 10 年生(1935;2020/9/14 於石壁潭彭屋受訪。

主題相對應的文化資源項目:
【文物/文獻史料】王爺坑福興宮老帳冊
【文物/老照片】民國 41 年第三屆芎林鄉民代表合照
【建築/一般建築/寺廟】王爺坑四鄰詹屋伯公
【建築/一般建築】石壁潭豫章堂羅屋公廳
【建築/一般建築】王爺坑 2 號石拱橋

區域(鄉鎮)

新竹縣 芎林鄉

類型(屬性)

產業與觀光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