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消失的產業—生漆
作者/攝影 黃莉芸
撰述日期:2023/1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銅鑼曾經是全國生漆產量居冠的地區,日本時期即已在銅鑼的山區種植大量的漆樹。種植漆樹、割漆曾經是銅鑼老一輩農民的副業。然而,到了民國50幾年,由於化學漆的發明,以及中盤商為增加漆量而在出口的漆中添加物品,以致在船運過程中因發酵而爆開,之後,銅鑼或者說臺灣生漆出口開始沒落,最後,銅鑼的山區再也沒有漆樹林的踪影。
日本時期實施「工業日本,農業臺灣」時,將臺灣視為殖民母國的農業生產地,各種農作物不停的進入臺灣,進行實驗性的種植,日大正10年(1921)日本殖產局技士下新二把越南河南的漆樹種子引進臺灣育種,成功後便開始大量裁種,以供日本本國使用。當時銅鑼鄉仕紳蘇登松將齋藤株式會社在銅鑼買買350公頃的土地,大量種植漆樹。
株式會社齋藤漆店於日昭和4年(1929)設立漆樹造林部研究所,在銅鑼大規模種植臺灣安南漆樹造林,日昭和11年(1936)夏季開始採漆、臺灣漆誕生。日昭和15年(1940)設立臺灣殖漆株式會社,日昭和17年(1942)設置臺灣第一座日式煉漆廠「銅鑼漆精製工場」達成漆國產化目標。戰後,日本人將生漆廠及林區交接給「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當時銅鑼漆廠隸屬於松山油漆廠的分廠。
最後一排右邊第四位高高瘦瘦的年輕男子就是徐松春
台灣工礦股份有限公司銅鑼分廠復工2週年紀念照
徐松春(日大正12年/1923)的家族從日本時期即參與銅鑼生漆的產業,在新雞隆的八燕坑種植高達8甲的漆樹林,整個家族都投入生漆的產業。徐松春從小即在「銅鑼漆精製工場」擔任童工,後轉為割漆工人。在民國44年被漆廠辭退後,即專心種植漆樹生產生漆。
徐泰明(民國34年)是徐松春的長子,從國小畢業即跟著父親耕種漆樹林、割生漆、挑生漆到銅鑼街上交給中盤商。徐泰明回憶,當時生漆的價格很好,一公斤可以賣700元,當時的工資一個月才3500元。他每天都可以割一公斤左右的生漆。但是,割漆的工作並不輕鬆,必須半夜就上山,一整個山頭只有他一個人,一天大概要割1千棵左右的漆樹。
割漆的標準配備有:頭燈、竹簍(裡面裝著滿滿的螺貝殼)、割漆刀、刮漆竹篾、裝漆桶。因為割漆必須在太陽出現之前完成,太陽出來後漆液會變透明也不易流出,所以割漆工人大概過午夜12點就要到漆樹林,一直做到早上7、 8點太陽出來才回家。故而,頭燈就是在黎明來臨前做為照明使用。
螺貝殻是用來盛裝生漆液,用割漆刀在漆樹上劃上大Y字,然後將螺貝殻鋒利的那面插在Y字下方,讓漆液慢慢流到螺貝殻內。割漆工人便一棵一棵的漆樹慢慢割,插上螺貝殻。將範圍內的漆樹都割完後,再將裝漆桶綁在肚子前面,背後背著竹簍,再從第一棵漆樹開始收取生漆液。收取的方式是將盛滿生漆液的螺貝殻倒入肚子前的錫製鐵桶,用竹篾割取乾淨後,再將螺貝殻放進背後的竹簍。
割漆刀
徐泰明示範如何將生漆倒入集漆桶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家戶受訪者口述:採訪人黃莉芸;受訪者徐泰明(民國34年),興隆村彭屋/2020.11.01。
博碩士論文:吳驊育,2013,《苗栗銅鑼地區天然漆業的變遷與流轉》,國立聯合大學客家研究學院經濟與社會研究所。頁8、27。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