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坑大平地張信連家族
文/張永澤 圖/張兆閎
撰述日期:2023/7
新增日期:2023/12
更新日期:2023/12
橫山鄉沙坑大平地客家村落,早年以茶葉為主要經濟來源,在地居民生活與茶產業息息相關。大平地張家茶園生意經營得非常出色,以張信連為首。受訪者張國光(昭和12年生/1937)表示,家族始於嘉慶年間合興庄招佃墾戶張琳生,傳至其長男張乃賜,佃做合興庄給墾土地,再傳至長孫張信連(咸豐6年生/1856)。張信連具生意經營長才,經營茶葉買賣並積極參與公眾事務,張家便開始發跡。
張信連著對襟馬褂端坐
張國光受訪情形
據張國光表示,其祖父張信連經營茶園生意,不斷增購田地,改植茶園,家中還留有手稿「模範茶園經營日誌注意事項」。昭和6年張信連因納稅成績優良,獲得臺灣總督府頒發賞狀,昭和11年還獲得「竹東郡聯合階段茶園品評會」的壹等賞。
印章陽刻張信連
木質印章置於筆槽
硯臺底座
硯臺上蓋
張信連育有4男,長男張文勳、次男張阿炎、三男張文勝、四男張廷石,除了長男張文勳之外,媳婦仔戴運妹、江喜妹、余有妹分別以養子緣組入戶(收養入戶),婚配張阿炎、張文勝及張廷石。
長男張文勳是日本治臺在新竹廳政府服務的第一位客家籍臺灣人雇員。日明治34年(1901)至大正9年(1920),當時新竹廳有9個支廳,樹杞林支廳有樹杞林區、九芎林區、橫山區及沙坑區。沙坑區是油羅溪以北的重要客家聚落,沙坑區管轄大肚、内灣、南河、九讃頭等地。大正九年地方行政區域大改革,設置郡、街庄,橫山庄由油羅溪以北之沙坑區與油羅溪以南之横山區合併,張文勳被派任擔任第二任庄長,也是第一位由横山庄人擔任的庄長。可惜張文勳不幸於庄長任內英年早逝,但其承續張信連的治理長才,成為口碑極佳之庄長。
張信連對子女教育非常重視,即使後來日本治臺其子仍繼續在家中接受漢文私塾教育。據張信連孫媳張鄭蘭英(昭和5年生/1930)表示,家中留有2本光緖30年印行的康熙字典為其公公張廷石幼年學習漢字的工具用書。
張文勳著橫山庄長官服
子丑集封面
寅卯辰集封面
子丑集頁1
張廷石經營茶園生意,和其父親張信連一樣具經營之才同時也熱心公眾事務,曾擔任橫山庄大平地部落會長。昭和7年張廷石於竹東郡聯合高級茶品評會獲得特等賞殊榮。昭和10年協助竹東郡於大平地產業道路的開闢,獲得竹東郡守甲木豐吉頒發表彰狀。中日戰爭爆發後受戰爭經濟與物資緊縮影響,臺灣總督府透過皇民奉公會開始鼓吹國民賣金子以作為報效國家的方法,昭和14年張廷石獻賣却(黃金賣價)金獲得新竹州知事一番瀨佳雄的表彰狀;昭和16年擔任保正參與新竹州保甲修練所。
張廷石與余有妹育有3男2女,次男張燐光及三男張國光皆於沙坑國小任教至退休。進入耆老張鄭蘭英女士家,印入眼簾便是置於客廳巨大木刻「功在教育」,張鄭蘭英女士說其夫婿張麟光於沙坑國小任教時,全心全意栽培學生,認真教學。據沙坑國小校長余志鴻口述,張麟光老師於沙坑國小任教43年,期間事蹟廣為流傳,認真教學工作態度令人敬佩。沙坑國小全力打造特色學校期間,最重要的便是完成教室大樓的工程。工程從民國74年開始規劃,從倡議、籌措經費、規劃,經過七年才動工興建,而為教室大樓盡最多心力,花最多時間的,就是當時的總務主任張麟光先生。
日昭和16年新竹州保甲修練所修了式記念照片
後排右2為張廷石
耆老張鄭蘭英女士受訪情形
放置於客廳之木雕「功在教育」
百年來客家人憑藉硬頸精神,艱苦開拓、堅韌不屈,鍛鍊出堅忍的毅力。細數橫山沙坑大平地張家,看見自張信連、張文勳、張廷石、張燐光、張國光三代人,在同一塊土地,吃苦耐勞、勇於開拓、不斷進取、認真工作的精神,延續傳承著傳統客家精神。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
■地方耆老口述:張國光/昭和12年生(1937) ;訪談日期20210510
■地方耆老口述張鄭蘭英昭和5年生(1930) ;訪談日期20210510、1216
主題相對應的文化資源項目:
1.【古物圖書文獻與影音資料照片】日昭和16年張信連著對襟馬褂端坐照片
2.【古物生活及儀禮器物生活器物】日昭和7年張信連石刻硯臺印信組
3.【古物圖書文獻與影音資料照片】日大正9年張文勳著橫山庄長官服照片
4.【古物圖書文獻與影音資料圖書】清光緒30年康熙字典子丑集寅卯辰集
5.【古物圖書文獻與影音資料照片】日昭和16年新竹州保甲修練所修了式記念照片
6. 受訪相關照片(不計票數)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