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與技術保存 -

即將消失的技藝-中坑竹篾庄

文:范明棋 撰述日期:2023/3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位在芎林鄉北側的中坑村,因為受到溪水相隔,村裡溪河南側 1  到 5 鄰為中坑山窩,溪河北側 6 到 10 鄰山區,地名為赤柯寮。藉由踏查伯公的故事,慶幸的認識了中坑村 2 鄰的黃昌水,和 4 鄰的黃興浪51, 2 位黃先生都是專業的竹篾老師傅,說起當地的故事或是伯公的故事,耆老都非常願意分享,但說起想記錄他們做竹篾的技藝,2 位老師傅均認為竹編技藝已經沒落,毫無未來性,專訪記錄沒有實質的意義與價值。曾 2 度提起記錄,但答案都是一樣「沒意義!」。

其後,因為記錄伯公的各項活動,多次出現在耆老面前,就這樣經過了快一年。這日,藉著記錄芎林中元祭典的空檔,前往許久不見的中坑伯公, 想看看是否有好事會發生,果然,在伯公下遇到了正準備回家的黃興浪先生,我想這是給彼此最後的一次機會了,於是,再次向黃先生聊起文化記錄的必要性,其實黃興浪先生可以理解,竹篾編織會沒落都是因為時代趨勢,竹編器具不再是生活上實用的必需品,要存活,除非轉型為欣賞價值的藝術創作品。不過,這次黃興浪先生思考了一下,隨即答應安排時間作專訪,並建議我可以去拜訪黃昌水先生。

中坑伯公廟前往黃昌水先生家,相距不到 20 公尺,因為午餐時間快到了,同去的黃興浪先生簡單聊幾句就先行離開。不久,黃昌水先生說,這是他最後一次接單,因為年紀大,身體負荷不了,他真的要退休了。聽到這,我趕緊問黃昌水先生,是否願意在退休前留下可貴的資料呢? 冥冥之中,似乎有神明在牽引、庇佑,原本都毫無意願的 2 位耆老,竟然同時答應讓我記錄了!這突如其來的幸運,真的很不可思議,很感動。

透過 2 位耆老敘述,中坑村在日本時代,稱為「中坑庄」,中坑庄因為受到溪水相隔,分為不同路線的 2 邊,溪河南側的這一邊,為 1 到 5 鄰, 整個山窩裡約有 30 戶人家, 農業時代, 在農忙期過後便無所事事,為了養家活口,部分家戶以竹篾編織為業,就如黃興浪先生家業為製作菜籃、毛籣、背箕、篩仔、焙籠、鑊揜(鍋蓋)、簍仔、畚箕等, 而黃昌水家則是製作篩仔、粄簝、粄床和飯撈仔。

黃昌水製作篩仔(范明棋攝, 2020

黃昌水修剪篩仔邊緣(范明棋攝,2020

黃興浪做竹篾 (范明棋攝,2020

黃興浪做背箕 (范明棋攝,2020

在他們年少的記憶裡,因為做竹篾,家裡總是堆滿了竹材、成品和半成品, 工作一定是全家總動員, 人手一編。台灣光復後, 直到民國 60 年,一直都是竹篾製品的繁盛時期,黃昌水先生回憶:當時沒有電燈,很辛苦, 經常做到三更半夜, 天黑了要趕工怎麼辦? 只能點「油盞火」(油盞燈), 如果不小心打翻,只能摸黑找油找燈,中盤商來割貨,為了等貨,也是在他們家等到三更半夜,然後走在月光下,挑著竹篾回去賣。

除了中盤商會來批貨, 有時候他們要自己挑到竹北車站、新竹市暗街(舊市集)去交貨, 交通不發達, 去哪都是用走的, 直到買了腳踏車, 才用腳踏車運貨。還記得,那時候大家的日子都很苦,沒錢是正常的,有的店家因為東西還沒賣出去, 家裡沒錢, 但又要進貨, 怎麼辦?於是, 就用「斗煥」(以物易物)的方式作交易,挑著重重的竹篾去交貨,又挑著重重的東西回家。

竹篾的繁盛時期,因為竹製品需求量大,渲染似的,竹篾店成為芎林地區盛行的行業,也因此,他們這條山窩裡,竟有一半以上的家戶都在做竹篾, 於是, 有人稱此處為「竹篾窩」。民國 60 年代進入工商時代, 人力需求量大,年輕族群紛紛投入工廠求職,漸漸的,竹篾用的人減少,做的人也減少, 又到了民國 80 年間, 受到進口產品削價競爭的衝擊, 本地手工竹篾製品難以生存,最後慢慢退出市場,竹篾窩的盛況也漸漸消失。

竹篾器具,曾經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聽著老師傅訴說竹編的興衰,強烈感受到傳統技藝無奈地隨著時代變遷而式微,如同黃興浪先生所說,竹篾編織如果想保存就得轉型,竹製品在現在生活中是以裝飾性為主,實用性為輔。對於竹編技藝早已產生嚴重的斷層,現在能做的就是,趁著老師傅們仍健朗的時候,紀錄其演變過程,以供後代人參考吧!

黃昌水編製的篩仔(王淑慧攝, 2020

黃興浪的竹篾作品 (范明棋攝,2020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
黃昌水日昭和 10 年生(1935;2020.09.03 於家戶受訪。
黃興浪日昭和 11 年生(1936;2020.09.27 於家戶受訪。

主題相對應的文化資源項目:
【藝術與技術/工藝技術】黃昌水紮篩仔
【藝術與技術/工藝技術】黃興浪做竹篾

區域(鄉鎮)

新竹縣 芎林鄉

類型(屬性)

藝術與技術保存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