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與技術保存 -

銅鑼窯

作者/攝影 翁已涵 撰述日期:2023/1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苗栗縣傳統窯業的發展大約在明治30年(1897),當時苗栗西山地區發現做陶的天然土,於是曾從事過陶匠的岩本東作先生,開始了採泥、搗土、砌磚、築窯的製陶工作,也開起了苗栗的陶瓷產業,早期以生產土管及粗糙的日常生活用器皿。

除了傳統窯業,另一個是外銷陶瓷業,大約在民國50年代開始,到了民國60年代工廠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最多的時候,公館鄉內就有三、四百家的工廠,民國70年代每年產值達50億元以上,當時也就培養許多原模雕塑師。後來外銷陶瓷漸漸被工資低廉地區取代,因此外銷陶瓷漸漸沒落。

民國70年代是台灣陶瓷產業發展最輝煌的時代,當時銅鑼窯以生產酒甕、水缸為主,只要有做就有錢賺,後來菸酒公司改用進口酒甕,塑膠製品的發明,使得窯場生意漸漸沒落,甚至關廠,而老陶師的技術無人傳承,許多技法也將消失。

張信享(日大正六年/1917)出生於苗栗市,銅鑼窯創辦人。17歲時,曾在公館大坑「苗栗窯業社」當學徒,師傅是福州師李依伍,專門學手擠坯的大缸成型技法。學成之後,就跟著李依伍在「公館窯業組合」工作。19歲時,就跟邱創富合股開設「瑞興陶器工場」,但是經營沒多久就退股,接著就到銅鑼老雞籠經營窯場,因為老雞籠有現成做陶的土,取得方便,但是也經營沒多久,兩次開窯場時間都不到一年。

20歲就到過南投水里、新竹關東橋、台中大甲東、以及沙鹿等知名窯場工作。在水里崁頂窯場工作時,老闆林江松,聘請其專門製作二尺四的大陶缸。光復後回到苗栗,在「萬得窯業玻璃工廠」工作。張信享的拿手絕活是製作四尺二(約130公分高)的耐酸鹼缸,因為胚體太大,搬動不易,所以都直接在四角窯的窯床上製作,而苗栗會製作超大型陶器的陶師真的非常少。

民國56年自己開設「銅鑼窯業」至今,主要生產鏇坯花盆、金斗甕、醃缸、醬油缸;在70、80年代生產公賣局的酒甕,陶甕上面會印有卜字,卜字代表銅鑼窯。後由兒子張世浩(民國44年)接管經營。

銅鑼窯經歷50幾個年頭,目前由第三代張維翰傳承經營,從第一代的生產傳統陶器,到第二代張世浩夫婦傳承生產傳統陶器之外,也開始創作個人作品,走出窯場到各地學校、社區、機關團體教學、也積極參與陶藝協會各項事務與職務,參加陶藝展覽活動等等。

第三代張維翰(民國80年)從小就跟著爸爸媽媽在窯場工作,在窯場玩泥巴長大,耳濡目染之下,對窯場的情感是非常密切與熟悉。雖然就學時期在外面很長一段時間,對家裡陶業並不熱衷,甚至覺得看不起,但成長後終究看清楚傳統產業的重要性,從原本排斥到接下擔子,民國92年決定回到窯場幫忙父母親經營窯場,開始跟老陶師學習手拉坏、擠坯、創作、燒窯等等工作。

甚至因為能夠更進一層樓,考進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茶陶創意設計系的碩士班,研究苗栗柴燒、茶文化,想在傳統窯業裡面再創造出新的不一樣創新,發揚光大苗栗陶瓷產業的使命,最重要一點是,讓年紀漸長的父母親放下心中的重擔,後繼有人,這也是第二代張世浩夫婦最感到安慰與驕傲的事。

現今銅鑼窯因有年輕第三代傳承,既保有傳統又有年輕思維的創新,再加上國家政府重視青年創業、傳統產業的發展,銅鑼窯是目前苗栗縣蓬勃發展的窯場之一,也再次看見苗栗窯業的亮點。

張維翰接受團隊採訪

張維翰正向普查成員介紹窯廠運作

日昭和11年(1936)張信享投資的瑞興陶器工廠建築紀念照,左1戴帽子的是張信享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鄧淑慧,2001年12月,《傳統古窯-一個生態博物館的雛形》,苗栗縣文化局。
家戶受訪者口述:採訪人/黃莉芸;受訪者/張維翰/民國80年,採訪地點:銅鑼窯,2020.05.06。

區域(鄉鎮)

苗栗縣 銅鑼鄉

類型(屬性)

藝術與技術保存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