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與技術保存 -

銅鐘

作者/攝影 黃莉芸 撰述日期:2023/1 新增日期:2024/1 更新日期:2024/1
銅鐘的聲音清雅而悠亮,一般寺廟的「暮鼓晨鐘」即意味著早晨需要一記清亮的聲音將人敲醒。鸞堂廟宇內都會在三川殿步口下方,左右各懸掛著鐘與鼓,在平日開堂辦事、神明聖誕的祭祀活動,都會用到鐘鼓,而且都有專門的鐘鼓鸞生。

銅鑼鄉的鸞堂有六座,各有其特色。我們在其中三座寺廟中看到造型特別的鐘。以及銅鑼國小在民國60年代以前的上下課鐘。

鐘的整體可分為三個部份,鐘紐、鐘身以及鐘口。鐘紐的部份是懸掛鐘時綁上繩子的地方,需要有開口。而其造型有長方形,也有蒲牢造形的。蒲牢龍生九子的第四子,其好吼音,故常將其做為鐘紐,以助鐘聲遠揚。

鐘的上緣有直立一排一排的凸起,稱為「枚」,是有助於改善鐘聲的音響,可以加速鐘音衰減的振動負載,可以消耗振動能量,節制餘音。再者我們還可以看到鐘身的紋飾,有回字紋、卷草紋、凸弦紋等等。鐘口部份,多為平齊,但銅鑼國小及明新堂的則在開口處有些外翻。

勤善寺銅鐘
勤善寺始建於日明治42年(1909),到了日昭和4年(1929)在當地信士的努力下,遷到現址重蓋。這座銅鐘即是在勤善寺重建時,由中心埔信士張進財所捐奉。張進財是銅鑼鄉中平村中埔人,年輕時即到日本發展,得知家鄉的廟宇要重建,便在位於京都三條小橋的藤田三法堂打造了這座鐘。

       藤田三法堂是由藤田崇二於日明治元年(1865)成立於京都市三條橋,是以製作佛具用品為主的老店,目前還在營運,目前則改名為「京佛具三法堂」。

       這座銅鐘高62公分、直徑42公分,分為鐘紐、鐘身及鐘口,鐘紐形狀為線條簡潔的蒲牢(傳說中的龍之九子之一,受擊就會大聲吼叫,故常將其置於鐘的提紐),鐘身外形為砲彈狀,上緣共有8排枚,每排4顆共32顆枚,器身上四面以凸弦紋為區隔,每面皆有陽文書寫著「三聖帝君」、「中心埔張進財敬奉」旁邊書寫著京都三條小橋  藤田三法堂鑄、「勤善堂」,凸弦紋下方有圓形凸起,週邊飾有蓮花花瓣紋路,鐘口平齊,器身下緣接近鐘口的地方飾有連續卷草紋。

明新堂銅鐘
從九湖村修德堂三恩主特牌遷移至明新堂現址,開始文乩施筆,有求必應。日明治36年(1903)編造司馬新篇四冊。日昭和10年(1935)關刀山大地震,明新堂全倒。日昭和11年(1936)賴九份以關聖帝君及恩師特牌,建二間茅屋,賴九火、謝先逢文乩生繼續施方濟世。

民國40年賴九份、吳傳招重建,建成木造正殿三間拜亭,左側落廒一間。民國66年新建右側落廒三間。民國68年正殿三間衍角遭蟲蛀腐壞,屋頂崩損,由李慶傳、羅增樟、賴復軒發起重建。至民國74年10月22日安龍謝土。

這座銅鐘為臺灣光復後由廟方所購置,銅鐘高60公分、直徑43公分,分為鐘紐及鐘身,鐘紐為長方體,上有孔洞可以將鐘懸掛於樑上;鐘身為喇叭形狀,鐘口平齊。器身橫向以3橫排枚區隔,上下皆有凸起回字紋圍繞器身;直排則以祥雲捲草紋做區隔,直向書寫「中華民國  台灣光復  紀念」、橫向書寫「泉水窩  明新堂」,另一面書寫著「丙辰年」,由此可知其鑄造年代為民國34年。

勤善寺的銅鐘是京都三條小橋 藤田三法堂鑄

蒲牢有點抽象

明新堂的銅鐘鑄造於丙辰年(民國34年)

樹泉寺法尊堂
這座銅鐘即是於竹森村現址重建後民國36年所鑄,銅鐘分為鐘紐及鐘身,鐘紐為抽象蒲牢形狀,鐘身為砲彈形,器身橫向以凸起紋分3個部份,上緣排列有8排枚,每排4顆共有32顆;中間橫向陽刻書寫「法尊堂」,另一面則橫向書寫「竹森村」,直向書寫「民國三十六年春立」;最下方部份則有四顆圓形凸紋平均排列於四個方向,鐘口為平齊狀。

銅鑼國小銅鐘
國民學校學生在校的作息表,又稱「功課表」,是在日明治33年(1900)依據日本政府制定的《小學命令》、《實施規則》所訂立,自此國民學校的上課時間45分鐘、休息時間15分鐘的作息便一致化的通行各級學校。不過每節上下課時間的分配在戰後隨著國民生活習慣改變而有所謂整。

而提醒全校師生上下課的便是由這座銅鐘所敲打出來的聲音。在民國60年以後出生的學生只有在學校停電時,才聽得到由校工拿著這座銅鐘敲打的提醒上下課的鐘聲。因為民國64年後全臺的國民學校上下課鐘已經替換成自鳴鐘裝置,不需要由校工敲打銅鐘了。

這座銅鐘約於日昭和10年代(1935)由學校購入,因為久未使用,已呈現淺藍色的風化現象。銅鐘高36公分、口寬31公分,內部鐘擺高31公分。銅鐘上方有方形鐘紐,可用粗綿繩掛在樑上,鐘擺下方有開口,可連接較細的綿繩,使用時用力甩動鐘擺下方的綿繩即可敲出聲音。

樹泉寺法尊堂的銅鐘的蒲牢更為抽象

銅鑼國小的上下課銅鐘

區域(鄉鎮)

苗栗縣 銅鑼鄉

類型(屬性)

藝術與技術保存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