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述傳統與知識 -

九芎湖的墾拓足跡 - 仕海公派下周屋

曾昭烱 撰述日期:2023/8 新增日期:2023/8 更新日期:2023/8
新埔九芎湖的行政區域在清代屬於九芎湖庄,日本時代改稱大坪庄,光復以後改稱大坪里,因大坪里人口外移嚴重,民國66年併入照門里 。窪地或盆地,客家人稱為湖,有別於國語的湖是積水的大澤,客語的湖不一定有水 ,新埔竹115縣道27公里處狹長的山谷,因早期谷內多九芎樹而稱為九芎湖。據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出版,新埔文史工作者林漢泉採訪撰稿之「蛻變樂章 再生大坪」 一書所載,清嘉慶4年(1799)竹塹社衛壽宗讓出九芎湖、照鏡等地,是為九芎湖漢人墾拓最早的紀錄。

依九芎湖周義和族譜所載,周屋先祖來台後定居湖口崩坡下,第19世文海公早逝,長子金旺公因崩坡下所分土地不夠維持生計,於清咸豐末年,率子、侄等移居竹北二堡九芎湖庄,向范姓人家購得土地,慘澹經營奮鬥數載後,成為具有相當規模之自耕農。金旺公於日本時代,與兄弟、子侄以交換、買賣方式,讓出原崩坡下應繼份土地,擴大九芎湖之土地面積,之後又向張帝生購買湖肚(今南園休閒度假中心)南段土地,日大正8年佛下(購買)官有山林地20餘甲,建立金旺公派下四大房在九芎湖之基業。

金旺公育有4子,長子有(其)恭亦育有4子,因人丁興旺居住空間不足,幼子椿鑑於兄弟分家後,在日大正初年自建泥磚之竹篙屋一棟作為居所。民國50年,椿鑑之子祖前(23世)鑑於泥磚屋老舊且不敷使用,於泥磚屋前新建相同樣式之紅磚瓦房一棟作為新居,原有之泥磚屋逐漸轉為倉庫使用。

據24世周紹鉦 (民國55年生)表示,民國80年水土保持局在照門地區執行「富麗農村」計畫以前,九芎湖交通不便,人口流失很多,計畫執行以後,貫通九芎湖的九福路開通,漸漸有遊客進入,尤其民國96年獲得「全國十大經典農村」獎項以後知名度大開,周紹鉦兄弟姊妹將自家果園結合老屋,逐漸轉型往觀光產業發展,民國100年正式成立「周家庄觀光農場」,每逢假日,在外打拼的兄弟姊妹都回老家共同經營觀光農場,他們的百年泥磚屋也是金旺公派下裔孫,在九芎湖保存最久的老屋。

日本時代金旺公購買公有山林地文件-調書

周家庄農場導覽圖

周家庄農場百年泥磚屋側面與背面

咸豐末年金旺公率子姪遷居九芎湖

文海公世系表

日本時代金旺公購買公有山林地文件

據金旺公派下大房23世周祖為齊(日昭和8年生,1933)表示,金旺兄弟建立之產業主要位於今九福路西側,裔孫出入照門街區均需跨越路旁小溪,小時候在九芎湖只能走田埂,過溪都是走溪底,後來才鋪設簡易的木板橋,民國40年幾年九芎湖主要通路拓寬為牛車可以走的牛車路,因為聯外道路變寬了,周屋人才集資請石匠興建石拱橋取代簡易木板橋,因先祖文海公諡怡侃,因此,將石橋命名為「怡侃橋」以紀念先祖。

周祖為齊表示,九芎湖因為地質的關係,有很多大石頭,當時是請隔壁照鏡地區的石匠胡蓮忘在九芎湖就地取材建這座石拱橋,記得當時大約花了5至6萬元,民國96年水保局整治溪流時將橋面鋪柏油並加設護欄。周祖為齊說,在九福路拓寬以前,周家人幾乎都是走怡侃橋出入,現在橋西側住的也都是周家裔孫,有開醬油廠、養雞場、果園等行業。

九芎湖怡侃橋

九芎湖怡侃橋橋墩砌石

九芎湖觀設橋原為周屋三房其(有)觀公家族專用的橋,據周祖為齊表示,九芎湖開始架橋是在日本時代昭和末期大約他10歲的時候,當時三房有觀公擁有的一座小山發生走山的事件,在崩塌的地方露出1棵數人環抱的巨大樟腦樹,當時的大坪庄的保正謝琳財主張把大樟樹繳交上級處理,地方人士林乾龍則主張利用這棵樹來搭橋,最後這棵樹鋸成每塊1尺寬(30.3公分)、1尺半厚(45.5公分),長度20至30尺(約606公分至909公分),共30幾塊的木板,依照每條橋3塊的原則在九芎湖和箭竹窩搭人行木橋,之後有「里阿卡」(客語兩輪人力車)以後,才加鋪木板方便人力車通過。

周祖為齊回憶利用這些樟樹木板搭的九芎湖第一批的木橋包括三房有觀公家、鴛鴦池旁、金谷農場旁、九芎湖窩口共4座橋,民國40幾年因為外面的路變寬了,有觀公才請住在照鏡的石匠胡蓮忘建這座石拱橋。據有觀公的孫子周裕蓁(民國61年生)表示,石拱橋當時因為只有他們家在使用,所以建橋的錢都是他們家負擔,也為了紀念祖父周有觀,把橋稱為觀設橋,當時橋比較窄,民國85年水保局來建駁坎、拓寬馬路,把橋拓寬一倍,橋兩側也設欄杆。

觀設橋

觀設橋下游端石拱橋

九芎湖地區墾拓時期,包括仕海公派下周屋裔孫等居民,依傳統信仰在田園、埔地旁立伯公膜拜,耆老周祖為齊表示,戰後以後隨著產業變化,九芎湖地區人口逐漸外流,田頭伯公因為拜的人減少或者沒人拜而逐漸消失,民國80幾年整個九芎湖地區剩下6座伯公:

1.時茶園伯公,周屋的茶園伯公(粒石伯公)。
2.茶寮伯公,潘屋做茶拜的伯公(粒石伯公)。
3.下窩榕樹伯公,潘屋佃農曾屋及劉屋拜的大樹下的石頭伯公(茶園伯公)。
4.大窩伯公,周屋拜的田頭伯公(粒石伯公)。
5.水頭伯公,潘屋田地的水頭守護神(粒石伯公)。
6.陳家農場前小祠伯公,陳屋、葉屋等祭拜。

周祖為齊認為區內伯公隨著拜的人減少及老化勢必要合併,在民國87年九芎湖主道路「九福路」拓寬以後,終於完成協調,將5座伯公集中在路旁原水頭伯公奉祀地建廟奉祀,至於陳家農場前之伯公祠,因為南園土地出售而獲利的投資人捐助新台幣10萬元而自行就地改建,又因為水頭伯公的廟地太小,周祖為齊請水保局將小溪的水道往他自己的地偏移,讓九福路旁的土地足夠蓋廟,然後將廟前的河道加蓋作為廟埕使用,從此,拜伯公很方便也不怕牲儀淋雨,周祖為齊也了卻他多年的心願。

九芎湖五位伯公合坐神位牌

九芎湖伯公合祀說明牌(水泥牌印刷文

參考資料

口述資料來源:
周紹鉦民國55年生;2022.01.20於周家庄農場受訪。
周祖為齊/日昭和8年生(1933;2022.01.28於家戶受訪。
周裕蓁/民國61年生;2022.01.28於觀設橋受訪。
主題相對應的文化資源項目:
【建築/宅第】九芎湖汝南堂周屋
【建築/橋樑】九芎湖怡侃橋
【建築/橋樑】九芎湖觀設橋
【建築/伯公(廟、祠、壇)】九芎湖五位伯公合坐伯公廟

區域(鄉鎮)

新竹縣 新埔鎮

類型(屬性)

口述傳統與知識
上一篇報導 更多專題報導 複製本頁連結 下一篇報導